近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通過微博,對“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的消息做出了緊急回應。他表示,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內的常規操作,比亞迪基于大規模采購的優勢,向供應商提出了降價目標,但這并非強制要求,雙方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推進。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的領頭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2024年,比亞迪提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并推出了一系列榮耀版車型。這些低價車型推動了比亞迪銷量的持續攀升。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比亞迪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已達到325.05萬輛,同比增長36.49%。其中,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11.97%,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62.23%。比亞迪正朝著36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穩步前進,目前已完成目標的90.29%。
然而,在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價格戰頻發的大環境下,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在燃油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關鍵時期,加上價格戰帶來的成本壓縮,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的生存環境愈發艱難。為了削減成本,不少企業開始裁員降本,以應對經濟壓力。
比亞迪此次提出的降價要求,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有網友指出,商業議價是正常現象,但內部郵件的泄露和供應商隨意轉發商業郵件給媒體制造負面事件,顯示出比亞迪在供應商管理方面還需進一步優化。同時,也有網友認為,商業博弈中一方提出需求,另一方對抗需求,最終雙方會達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砍價一樣。比亞迪作為當前汽車行業的熱門企業,其任何“常規操作”都可能被過度解讀。
除了比亞迪外,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也向其供應商發出了降本10%的邀請。上汽大通在致供應商的信中表示,當前汽車市場供大于求的問題突出,新車大量上市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戰難以平息。因此,“卷成本”將成為2025年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上汽大通希望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同開發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實現雙贏。通過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改進服務、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共同應對復雜形勢下的生存挑戰。
截至發稿前,上汽大通尚未對上述消息做出正式回應。然而,這一系列動作無疑表明了汽車制造商在面臨市場壓力和成本挑戰時,正積極尋求與供應商的合作,共同應對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