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T行業發展歷史來看,作為業務的技術支撐手段,無論是OA系統、CRO系統或者工業系統,基本上都是作為業務的輔助工具而存在,對業務流程的影響和改造都微乎其微。這些工具的作用是實現更快、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工作。
但隨著IT技術開始對業務流程進行改造,數據成為生產資源,青云科技認為,在許多典型應用場景中,IT已經成為業務本身,而業務也就是IT。“我們認為IT應該全面地引領業務,IT和業務融為一體。IT即業務,業務即IT,所有業務的過程都將以數據的形式沉淀下來,所有業務的邏輯都將以應用的形式映射到數字世界。”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顯示,云原生帶動技術架構、應用效能、云化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傳統行業用戶逐步對外圍系統、次核心系統、核心系統進行不同程度的云原生化改造。云原生進一步降低技術門檻,深化云數融合、云智融合、高性能計算的發展,推動云數智高質量融合發展。
在此背景下,數據和面向新應用的開發成為云原生時代的的兩個重要要素。從數據資源來看,隨著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圍繞數據進行的存儲、管理、迭代、應用都對業務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相應的業務流程、方法等都發生了改變。
在青云科技看來,舊的軟件工程將被顛覆,新的IT開發流程、新規范、新形態、新技能、新工具都將浮上臺面。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而在應用開發方面,面向新應用的開發成為青云科技展開整個云原生布局的初衷,其中,KubeSphere容器平臺成為青云科技最核心的平臺。青云科技介紹:“青云的云平臺很大的特征是靈活、敏捷,對一些企業用戶的體驗特別好。”
在青云科技看來,容器一定要能夠進行跨平臺多云部署,同時,平臺將承載企業的最新業務,需要為企業提供運營支撐的能力。面對不同企業的多樣化部署需求,平臺需要通過一種標準的形式來滿足差異化構架。因此,作為青云科技的核心平臺之一,KubeSphere逐漸成為一個越來越開放、靈活的框架型平臺,幫助用戶既能實現基礎的平臺級能力,又能很好地滿足擴展性。
據了解,青云科技在KubeSphere上做了DevOps的完整工具鏈,幫助用戶進行DevOps敏捷開發,包括微服務等全新應用架構的方法論或工具,還有匹配新的DevOps、微服務的一整套應用的監控、運維、可觀察性、發布等能力的構建。
而從2018年推出至今,KubeSphere已經從單一產品衍生到一個產品家族,從一個單核變成多核。至于將KubeSphere定義為青云科技的核心平臺之一,青云科技給出的答案是:“ 除了KubeSphere衍生出來的新產品系列之外,KubeSphere也可以和青云科技其他云原生產品結合。青云公司的架構體系類似積木,包括云原生數據庫產品、低代碼開發平臺、云原生存儲產品等,都可以和KubeSphere生態做集合,給客戶提供一些適配業務場景的解決方案。”KubeSphere相當于起到一個核心中臺的作用,向下對接數據存儲,向上支撐新應用開發。
其中,青云科技透露,將于今年9月底發布KubeSphere 3.2.0版本,針對AI和大數據視角提供GPU資源類型的管理,包括資源類型的調度及管理的維度,如監控、日志、業務應用的管理服務等。除此之外,DevOps也會大力度加強,從整體上做優化,提供全新的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