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收到多起針對“快手電商”平臺的用戶投訴,主要聚焦于平臺在處理消費者與商家糾紛時的裁決公正性問題。
來自陜西省的梁先生投訴稱,他的店鋪在12月21日因被指商品質量不達標而受到快手電商平臺的處罰,被罰款800元,并面臨多筆僅退款訂單,涉及金額約1000元。梁先生解釋,所售商品為天然文玩核桃,存在開裂等自然現象,屬于材質固有風險。然而,當買家申請退貨退款時,快手平臺直接采取了僅退款的處理方式,未將商品退回。梁先生質疑平臺判定標準,認為僅憑買家單方面說法做出決定不公平,并多次聯系平臺要求提供質檢的具體內容和方向,但未得到明確答復。
同樣,山東省的姜先生和河北省的胡先生也遭遇了類似問題。姜先生表示,在未經進一步核實或溝通的情況下,平臺直接作出了退款決定,允許買家自行處理商品,給他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胡先生則稱,客戶在購買商品后,以商品破損為由申請僅退款,平臺直接判責通過,損害了他的財產權益。兩位商家均向平臺提出了申訴,但平臺維持了原有的“僅退款”決定。
黑龍江省的劉女士作為買家也投訴了快手電商平臺。她表示,在收到網購商品后發現顏色與訂購時不符,與賣家溝通后,賣家承認了發貨錯誤并同意退貨退款。然而,當賣家收到退回的商品后,卻指責買家調換了商品,拒絕退款。劉女士提供了詳盡的證據,包括從接收快遞到退回商品整個過程的監控視頻,但平臺在調解糾紛時執意偏袒賣家,導致她的退款請求被拒絕。
針對這些投訴,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第一時間將案件移交給了快手電商平臺相關人員,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處理回復。據公開信息顯示,快手隸屬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冊于北京市海淀區。據網經社“企業風險評級系統”顯示,快手所屬公司目前處于低風險狀態,但在直播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中,快手排名靠前,且存在售后服務、商品質量、虛假促銷、退款問題、網絡欺詐等多方面的問題。
這些投訴案例反映出快手電商平臺在處理消費者與商家糾紛時存在的裁決公正性問題,不僅損害了商家的合法權益,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希望快手電商平臺能夠認真對待用戶投訴,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督,提高裁決公正性,為消費者和商家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