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有戲睇,灣區粵韻由你啟!今周有咩好戲?音樂劇《使命必達》《天生一對》,粵劇《還金記》,舞劇《龍·舟》《忒修斯之船》……——廣州——

地點:廣州正佳大劇院大灣區與小市井的融通,是這個戲在故事層面上的開掘。從一群眾生相中,展現這片土地上的幾代人的精神面貌——勤勞樸實,積極向上,青春洋溢。家俊是一名游戲主播,從不在直播間里露臉。每年有兩個時間段一定不會直播,每年的八月十五要回潮汕老家拜月娘,過年期間要跳英歌舞,這個秘密沒有人知道。小雪夢想成為脫口秀演員,雖然生在南方,但一心想北上,夢想成為中國最好的脫口秀演員。與家俊同為老鄉的洪偉杰,在廣州做著婚禮主持的工作。包租婆王阿婆,身世神秘,脾氣古怪,和大部分租客們關系一直不好,但總會不經意間的行動溫暖著這群年輕人。王阿婆是當年的一代粵劇名伶,后來不唱大戲,隱居市井。這樣的一群市井小民,在廣州這座世界級的大都市里,沿著各自的命運脈絡,書寫各自的冷暖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家俊成了一夜爆紅的主播,但也正是這樣的一次未來掙大錢的“機遇”影響著周邊所有的人,有人迷失,有人清醒,最終王阿婆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這群年輕人,尤其家俊找回了初心,回歸了自我。同時,家俊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與小雪的愛情,堅固了與發小的友情,鏈接了與這座城市的人之間的大愛之情。

話劇《偵查》地點: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十三號劇院一個功成名就的懸疑小說家,最擅長編造各種曲折離奇的招數“套路”讀者。可是沒想到有一天,他要將書里精心策劃的一切付諸實際!美艷的妻子在外面給他召回了一個帥氣的情人,為了“教訓”這位“真愛至上”的情人,小說家精心策劃了一場計謀,在輕松友好的交談中說服妻子的情人接受了他的“好”建議,計劃按部就班完美實現,可是莫名其妙到訪的警探卻搞得他一頭霧水!是哪一個環節出了錯?原以為完滿落幕的故事卻另起波瀾,丈夫、情人、妻子、警探四個人物糾纏進一個“貓鼠游戲”里,最意想不到的事情似乎才要開始……《偵查》是懸疑推理劇大師安東尼·薛佛的經典代表作,曾一度拿下戲劇最高獎項“托尼獎”的最佳劇本。

廣東歌舞劇院原創“動作”音樂劇《使命必達》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快遞站里,三位快遞小哥鄒力、李紅旗、卷毛,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送件任務,而鄒力還有一個真正的使命-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一份送往四方拳館的包裹,不僅讓鄒力找到了妹妹的線索,也燃起了李紅旗愛情的火苗。三個平凡的快遞小哥決定去幫助拳館完成一個不平凡的任務,在這過程中他們又是如何真正明白了輸贏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就如羅曼·羅蘭所說那樣,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使命必達》是由廣東歌舞劇院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該劇不僅邀請了上海、北京及韓國等音樂劇團隊與廣東歌舞劇院優秀創編團隊共同打造,也邀請知名音樂劇演員與院內優秀演員聯袂主演,陣容強大。

廣州歌舞劇院大型當代舞劇《龍·舟》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廳該劇是講述龍舟運動的現實題材舞劇,也是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融為時代背景的原創作品。講述了國際龍舟大賽即將到來,女教練李尖尖奉命組建龍舟隊,召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代表國家出戰,一路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最終為國家爭得榮譽的故事,展現出中國當代青年團結拼搏、勇往直前、同舟共濟的時代精神。舞劇《龍·舟》在現實題材創作中獨辟蹊徑、積極推動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的時下生活發生緊密勾連,以廣東龍舟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龍舟賽事為背景,展現新時代青年人參與龍舟競技過程中肩負國家與民族的使命,洋溢著當代青年的青春激情與活力,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的青春歷程,傳達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向前、團結拼搏的精神追求。

現代粵劇《還金記》地點: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一曲偉大的壯歌!粵北馬夫馬得金偶然成為紅軍運輸隊隊員,在一次渡江戰斗中,拾得中央紅軍三百兩黃金。圍繞這三百兩黃金,紅軍、國軍、土匪展開了追尋。貪婪與誠信,在血與火中進行,在笑與淚中展現,為了將金子還給紅軍,馬得金歷盡千難萬劫,用血和生命作代價,爬雪山,過草地,跨越了11個省,經歷了數十次戰役,完成了一個承諾,走完了一個人的長征。馬得金從一名馬夫成為一名紅軍戰士。他目睹了共產黨人的光輝人格,見證了偉大長征的艱苦卓絕。本劇由廣東粵劇院一團演出,文汝清、張賀茵、楊靜、嚴金鳳、冼鑒棠、王燕飛、劉建科、玉龍、羅順均、王科等主演。——深圳——

四季劇團原創音樂劇《天生一對》中文版地點:深圳濱海藝術中心歌劇廳在奧地利中部的城市薩爾茨堡,美麗的凱里西湖畔“少女之家”夏令營,很多來自德國、奧地利的小朋友們,將在這里度過暑假。其中,有來自慕尼黑的乖巧女孩兒洛特和來自奧地利的瘋丫頭路易絲。兩個人碰到一起,居然像在照鏡子一樣驚人的相似!她們倆在互相了解后發現,原來兩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連出生的地點都一樣!“原來我們是雙胞胎!”由于父母離婚,雙胞胎姐妹分別居住在維也納和慕尼黑。夏令營即將結束,兩人相約為了能和爸爸媽媽一起慶賀生日,商定了一個小小的“作戰”計劃-希望能回到爸爸媽媽身邊,4個人生活在一起是路易絲和洛特的愿望。而這個愿望的面前儼然已經豎起了厚厚的障壁,路易絲與洛特又會有什么樣的結局呢?《天生一對》改編自德國兒童文學之父埃希里·凱斯特納的小說《兩個小洛特》,于1971年由日本具有影響力的演出團體-四季劇團搬上舞臺,并作為四季劇團原創音樂劇的保留劇目常演不衰,至今已演出近千場,榮獲日本政府頒發的“兒童福利文化獎”。2021年,正值原版音樂劇《天生一對》首演50周年,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與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攜手,將這部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感動過無數家庭的經典作品,搬上中國的音樂劇舞臺。

保利演藝×王者榮耀聯合出品原創音樂劇《摘星辰》地點:深圳保利劇院原創音樂劇《摘星辰》,以豐富的當代劇場語言打造夢幻的舞臺空間,邀請觀眾進入獨一無二的東方幻想世界,體驗英雄們妙趣橫生又跌宕起伏的奇幻尋寶之旅。這也是繼《聽見王者世界——王者榮耀交響音樂會》以來,保利演藝與王者榮耀中國原創數字IP文化交流的實驗式探索。音樂劇《摘星辰》此次選取王者榮耀中的熱門人氣英雄,注入新的故事內核。通過提取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中華文化元素和符號,打通數字資源,豐富藝術表達,音樂劇《摘星辰》以數字化賦能內容和體驗,通過新文創的方式,在吸收融合當代藝術形式同時,講好中國故事,賦予了劇目自身更強的潮流活力。

坪劇場·Live英國國家劇院戲劇《雷曼兄弟三部曲》時間:7月2日周六15:00地點:深圳坪山大劇院“黑匣子”小劇場橫跨近二百年延續子孫三代,《雷曼兄弟三部曲》講述了改變世界的家族企業雷曼兄弟的傳奇史詩。1844年九月的一個寒冷的早晨,一位來自巴伐利亞的年輕人站在紐約的碼頭邊,夢想新世界的新生活。他的兩個兄弟加入了他,一段美國奮斗史就此拉開序幕。163年后,他們建立的公司慘遭破產,并引發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該劇原作由意大利人斯蒂法諾·馬西尼創作,被翻譯成11國語言并被搬上歐洲多個國家的舞臺。《雷曼兄弟三部曲》英語版由奧斯卡獎獲獎導演薩姆·門德斯(電影《美國麗人》《007:大破天幕殺機》、戲劇《李爾王》《擺渡人》)執導,英國國家劇院聯合藝術總監本·鮑爾翻譯并操刀改編劇本,三位英國演技派代表--兩度奧利弗獎得主西蒙·拉塞爾·比爾、托尼獎提名演員本·邁爾斯及亞當·戈德利玩轉整個舞臺,飾演全部角色。

廣東歌舞劇院原創“動作”音樂劇《使命必達》地點: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劇院大劇院

“藝享龍崗”交響音樂會地點:龍崗文化中心大劇院本次交響音樂會由深圳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室內合唱團和深圳交響樂團童聲合唱團為大家帶來精彩演出。演出曲目單包括《紅旗頌》《黃河鋼琴協奏曲》《東方之珠》《我的祖國》等共九首。深圳交響樂團擁有豪華的古典精英陣容,樂團創作的大型原創作品《人文頌》和《我的祖國》分別獲選2017年和2020年國家藝術基金推廣交流資助項目。《我的祖國》連續入選中國文旅部2018-2019年度“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榮獲廣東省文旅廳第14屆廣東省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一等獎。深圳交響樂團成立于2007年,2020年新成立深圳交響樂團室內合唱團,團員均畢業于國內外音樂學院或藝術學院。室內合唱團于7月起正式參與樂團的一系列演出任務,獲得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從巴赫到皮亞佐拉”吉他與手風琴專場音樂會時間:7月2日周六20:00地點: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演藝中心吉他與手風琴均是年輕而又充滿活力且極具濃郁南美色彩的近現代樂器。古典吉他音色的溫暖柔和、細膩多變,配上手風琴悠揚純凈的聲音,可展現出無限豐富的音樂色彩。青年吉他演奏家匡俊宏,作為首位奪得國際頂尖音樂大賽一第66屆ARD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吉他賽項最高獎項的亞洲人,與德國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第一名獲得者——青年手風琴演奏家毛俊澔,以吉他與手風琴這一清新少見的組合,呈現青年一代演奏家中的一流演奏水準,將為現場觀眾帶來多首經典作品。——佛山——

胡沈員工作室·胡胡先生舞蹈劇場《忒修斯之船》時間:7月1日周五19:30地點:佛山大劇院-大劇場《忒修斯之船》是國內首次以獨舞舞劇形式呈現的一部長篇現代舞作品。胡沈員將用70分鐘的獨舞形式,完成一場極具挑戰的舞臺表演。“忒修斯之船”是西方哲學中最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件物體的所有組成部分都陸續被替換,那它還是原來那件物體嗎?作品《忒修斯之船》圍繞此主題開始了接二連三的論證,是“新與舊”“過去和未來”“初衷和信念”等等矛盾同一性的問題,最終的指向都源于這個站在此刻的自己。胡沈員將國際一流的藝術審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川劇變臉、京劇等元素融入舞蹈,用面具的交替更換展現人生歷程,勾勒出全新的內心表達與人物形象。作品采用黑匣子的舞臺包裝,搭配富有多重變化的超現實純白舞臺,為觀眾提供更加干凈、深邃的舞臺觀感。船、小木偶、攀爬的天梯等道具的使用,在開闊的舞臺上構建了一個具有空間感和時間感的多維世界,拓寬了獨舞的表演情景,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

唐代禮樂復原組《千年唐樂古譜回歸》音樂會時間:7月2日周六19:30地點:佛山大劇院-大劇場唐代禮樂復原組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根據存世唐代樂器文物文獻復原制作了唐樂使用的各種樂器,并根據存世唐樂古樂譜、古舞譜學術性完整的復原了近百首失傳的唐樂舞古曲,是我國唯一真正以唐樂古譜為根本,使用復原唐樂樂器,穿著復原唐代服飾及復原妝容的綜合性復原表演團隊。我國在民族樂器方面,已經將現有的樂器都經過了以西方音樂審美為標準的改造。而在傳統樂曲方面,主流音樂界也將傳統曲目大都經由了西方音樂作曲方法的改編,并未保留古代原貌。我國的傳統舞蹈亦是如此。換言之,今天多數國人對于中國傳統音樂舞蹈的認知和審美,是以西方標準的審美建立的。因此各種偏見和誤解由此而生,曾經創造輝煌的中國歷代音樂舞蹈原貌基本絕跡。孔子說“禮失求諸野”“溫故而知新”。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輝煌的時代,其音樂舞蹈成就伴隨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達到頂點。唐代禮樂復原組志在對唐代宮廷樂舞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復原和表演,讓更多今天的人們能看到千年前中國古代傳統樂舞原貌。本場音樂會演出曲目包括《秦王破陣樂》《蘭陵王入陣曲》《霓裳羽衣曲》等十二首。南都記者周佩文實習生趙婉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