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抓住經濟發展新機遇,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奮力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近日,由中國商報社、中國商界雜志社、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研究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共同發起主辦的“2019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原財政部部長劉仲藜、原衛生部部長高強、原商務部副部長周可仁、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馬文普等領導,及多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數百家企業代表近千人出席了本次大會。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出席大會
作為行業代表,媽媽在線創始人馬博士,應邀出席本屆盛會,并榮獲“2019中國經濟新銳人物”榮譽稱號。由其創立的媽媽在線國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更是斬獲““2019中國經濟十大創新力企業“”獎項。

媽媽在線創始人馬博士
馬博士,原名馬愛國,博士教授,經濟學家,民營企業家,在央企工作多年,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很有研究,并有許多獨到的見解。2010聯合首創集團前董事長劉曉光一起研究基于AI人工智能技術的“大型商業-商品-信息-服務-共享和交換的平臺”——媽媽在線。
馬博士認為,商業的本質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交換。

媽媽在線創始人馬博士(右八)上臺領獎
他表示,如果把所有的農產品、工業產品、生活用品都用“帽子”來代替;我們生產“帽子”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各種消費,也就是“交換”。賺錢是生產“帽子”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交換”才是生產帽子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說“商業的本質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交換。”
馬博士認為:人類已經有600萬年的歷史了,或許已經歷經了無數個文明,這些都無從考證,也無需考證,但我們知道的華夏民族的歷史應該有5000年了,如果說前面的4000年,離我們太遠,不是很清晰,那么后面的1000年,還是有據可考、歷歷在目的。在最近的1000年文化歷史中,人類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似乎就只有兩件:一是脫貧;二是致富。

馬博士與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在貴賓室留影
“脫貧”就是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致富”就是在脫貧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生活要求。那么怎么才能“脫貧”?怎么才能“致富”呢?“發展經濟”!鄧小平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天下,發展才是硬道理。那么怎么才能“發展經濟”呢?“發展經濟”就是要讓“商品”和“服務”快速地流動起來,相互組合、相互嫁接,產生更大的威力,更大的社會價值。那么怎么才能讓“商品”和“服務”快速地流動起來呢?答:需要“錢”!
有了“錢”,才能夠讓“商品”和“服務”快速地流動起來,有了“錢”才能夠發展經濟,有了“錢”才能脫貧和致富,可是現在整個世界的經濟已經疲軟了,中國經濟也出現了長期下行的壓力,能不能保持增長不是關鍵,關鍵是能不能扼住衰退,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中國經濟的增長依賴“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的驅動,現在“投資”探底,“出口”受阻,“消費”疲軟。中國有14億人口,但是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卻遠遠低于歐美和日本,所以通過刺激內需的方法去拉動消費,保持增長,扼住衰退好像似乎不可能。

馬博士與原衛生部部長高強合影

馬博士與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合影
那么,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怎么讓“商品”和“服務”快速地流動起來?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怎么發展經濟?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怎么“脫貧”和“致富”?這是全中國、全世界人所要面臨的問題,這也是馬博士和他的師父首創集團前董事長劉曉光畢生研究的重要課題。
馬博士認為,過去是“買買買賣”的時代,現在是“送送送送”的時代,而未來是按勞分配,按需所取,資源共享的時代。這或許就是馬克思所講的共產主義社會,過去因為技術等各種因素限制無法實現,但是現在萬事俱備,科學技術蒸蒸日上,一切皆有可能,完全可以實現。
馬博士表示,錢是人類的魔咒,錢是戰爭的根源,錢是產生社會矛盾的主要因素。從某種角度來說,錢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還給人類制造了最大的麻煩。目前中美貿易之爭,起點是貿易,焦點是高科技,終點還是錢。但是人們爭來搶去,要的實際上卻并不是錢,而是錢后面的價值和財富。

馬博士與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馬文普合影


馬博士與原財政部部長劉仲藜合影
馬博士博覽群書,對經濟、商業、零售、互聯網經濟、AI人工智、區塊鏈技術、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都有廣泛的涉獵和研究,特別是區塊鏈技術、互聯網絡技術、python語言等在現代經濟和商業領域的應用,有很深的思考。他說:過去的經濟=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未來的經濟=AI人工智能經濟。他說計劃經濟太片面,市場經濟太緩慢,而只有AI人工智能經濟最科學,最簡單、最直接、最前沿。
馬博士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將主導并決定產業變革,并重構全球經濟。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快速成長和應用。馬博士認為隨著數字社會的到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將深度融合、完美統一、不可分割,并重塑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并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產生不可逆轉的、深遠的影響。
馬博士認為,中國的社會問題,就是生存的問題,只要生存問題解決了,一切矛盾就都沒有了。而生存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就是財富的分配和創造的問題。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人,甚至每一個人都有創造財富的能力,但是卻沒有創造財富的機會,或者說創造財富的機會被完全剝奪了。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卻沒有龐大的消費能力,沒有創造財富的機會,沒有收入沒有錢,怎么消費?拿什么消費?人類的文明不是弱肉強食的禽獸文明,禽獸是沒有憐憫、沒有思想的,只會大的吃小的,強的吃弱的。而人類的存在就是要用智慧和頭腦創造一個讓人人都能生存、人人都能發展的美好環境,唇齒相依、互生共榮,讓弱者和強者擁有同樣的權力,讓窮人和富人擁有同樣的地位,讓白領和藍領沒有太大區別。

馬博士在大會新聞中心接受采訪
多年來,馬博士提出的相關理論,得到了中國企業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可,更是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密切關注。黨和國家有關領導人對馬博士的研究和企業非常關心,多次接見馬博士,并就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這展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高科技,對AI人工智能,對數字經濟,對民營企業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重視和高度支持。
馬博士的愿景宏大,他要解決錢的問題,解決社會的主要矛盾;他要打開消費的大門,激活14億人的消費能力,拉動內需,創造8~10億人的就業崗位,穩定就業;他說他要給每個人、每個企業免費建設自帶巨大流量的APP,讓信息高速公路直接鏈接到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家門口,打通可望不可及的最后一公里,讓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互聯網絡空間,讓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能享受到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物聯網、人脈網帶來的便利和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AI人工智能等現代高科技帶來的財富。
70年來,萬千像馬博士這樣的布道者,千帆過競,百舸爭流,書寫了中國經濟騰飛發展的時代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波助瀾,為人類文明發展留下了壯麗詩篇。
馬博士的獲獎,實至名歸!
據悉,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主題,集智慧分享、政策解讀、嘉賓對話、經驗交流為一體。邀請了各部門領導、社會各界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等,圍繞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新興產業發展路徑、新經濟增長點等核心話題,以及當下新經濟發展中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謝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