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嘉輝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藏.薦】欄為藏品強大的傳播效應向各位買家推薦經亞太資深鑒定專家甄選的藝術珍品,為藏家牽線搭橋,讓千百件藝術珍品價值被發掘與重視,在拍賣會上得以高價成交。
【名稱】 正隆元寶
【規格】 直徑:24.43mm重量:3.2g
【類別】 錢幣

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鑄造,分為四筆和五筆,四筆是指正字的最后兩筆連寫成一筆,文字精美,有“鐵畫銀鉤”遺風。正隆元寶為金建國四十二年第一錢,與前此沿用之遼、宋錢并行。
正隆元寶版別介紹:
俯正:美制類,鑄造精美,背郭規整,四字與普品差異明顯,因正字第一筆下俯得名。存世極少。
鐵錢:可能與當時貨幣制混亂有關,應該屬于臨時地方鑄造,面文是普通正隆版。可能因鑄量少加之鐵錢不易保存,發現極罕見。
大字連元:版如其名,是近幾年為大家所知的正隆名譽新秀版。(此版分2個不同版別,細郭版和廣郭遒勁版,區別較為明顯。)認知度逐漸擴大。
五筆:老名譽品,四字與普品差異明顯,易辯識。
正隆版別較豐富,以上只是很少一部分,像回筆正、背決,背星等等等,如算上元鑄品就更多了,但除了最為常見的狹穿和長孔版外,其余的都較少。

史書記載,正隆元寶是金代最早的金屬鑄幣,鑄于金代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但是,在《金史·食貨志》中卻記載成“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文字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把元寶寫成“通寶”。《金史》一字之誤,前輩學者作過考證。如夏荃《退庵錢譜》中說“今正隆錢皆元寶而無通寶……史之略也”。翁樹培的《古泉匯考》認為《金史》及《續通考》兩書俱作“通寶”,實為史誤也。這便是古錢幣界常說的“以錢證史,可以校其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