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都是車企一年中最痛苦的時間,比其他月份少1~3天不說,還與春節(jié)重疊,員工需要放假無法繼續(xù)生產和銷售車輛,消費者也忙于過年,沒時間看車,銷量環(huán)比下滑在所難免。
今年2月國內乘用車銷量環(huán)比下滑43%,造車新勢力更是一片凄涼,狹義新勢力(不算傳統品牌的新能源子品牌)中僅有兩家銷量過萬,比去年更少。算上老牌車企的新品牌,也只多了一家埃安月銷過萬。
不過,在市場大環(huán)境相對冷寂的情況下,依然有新勢力發(fā)揮出色,同比銷量保持上漲。相信大家已經猜出來了,沒錯,就是問界與理想兩大新勢力巨頭。可是,他們究竟掌握了怎樣的銷量密碼,才能在寒冬之中保持熱度呢?
01
雙王并立
去年2月,問界汽車銷量僅為3505輛,今年2月銷量卻達到了21142輛,同比增長高達503%,創(chuàng)下了歷史奇跡。
理想汽車去年2月交付了16620輛,今年2月賣出20251輛,同比增長21.8%,位居新勢力第二名。曾經造車新勢力的一哥,今年連續(xù)兩個月份被問界超越,所幸二者銷量差距不大,理想依然有奪回新勢力一哥地位的機會。

問界與理想的產品定位與設計理念幾乎一致,均以增程式SUV為主,主打家庭場景。大電池+增程器的組合,城市出行可以完全用電,汽車的靜謐性、平順性表現更佳,哪怕需要用油,綜合油耗也低一些。
長途用車,擁有增程器的問界和理想車主也無需擔心需要頻繁充電。更關鍵的是,問界與理想的高速NOA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可以大幅緩解長途駕駛時的疲勞感。
擁有鴻蒙生態(tài)與智駕兩大護城河,問界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家扭虧為盈的造車新勢力。 理想去年已實現盈利,今年的目標是賣出80萬輛,追上BBA。不過這兩家車企的盛況之下也存在隱患,暫時雖不起眼,卻可能影響到兩家車企的未來。

問界與華為的隱患主要在于沒有高競爭力的純電車型,現階段混動更適合國內消費者,但長期來看,純電才是行業(yè)趨勢。問界M5和M9雖推出過純電版,但市場反響一般,當前主銷車型M7則沒有純電版本。
華為將轎車、MPV、越野車等豪車價位同樣熱銷的車型分配給了傲界、智界、享界等品牌,導致問界無法覆蓋到其他車型,對未來發(fā)展不利。

理想與問界優(yōu)勢類似,缺點也差不多,專注于增程式SUV,忽略了純電以及其他車型的覆蓋。今年理想計劃將產品線擴充為4增程+4純電陣容,首款純電車MEGA已上市,然而業(yè)內人士孫少軍發(fā)布報告稱,理想MEGA定價過高,訂單量不及預期,并且該車上市后,小鵬X9、騰D9、問M9、嵐圖夢想家、極氪009等車型訂單出現明顯回流。
理想依然聚焦家庭用車場景,接下來還會推出3款純電SUV,產品力如何有待觀察。畢竟理想L7/8/9并非純電架構,理想可能要為新產品設計新平臺。

另外,理想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展不如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若純電車競爭力不明顯,可能會對品牌價值乃至未來所有產品的銷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隨著老牌車企的加速轉型,國內市場理想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應當盡快開拓海外市場,避免陷入與國內車企的內卷之中。
當然,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問界與理想的表現無疑極為出色。畢竟,其他造車新勢力的目標還是盡快恢復月銷過萬。
02
新勢力們的窘境
今年2月,蔚來汽車交付8132輛車,零跑汽車交付6556輛車,哪吒汽車交付6085輛車,小鵬汽車交付4545輛車。除了零跑依然保持同比增長,其他幾家車企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同比下滑。

要知道,蔚來、小鵬曾與理想并列國內造車新勢力御三家,至于哪吒,2022年曾多個月份力壓蔚小理,斬獲新勢力銷量前三乃至榜首。如今上述品牌銷量普遍下滑,市場環(huán)境與車企本身的策略都存在問題。
蔚來專注30萬元以上價位,而且只有純電車型,盡管產品力不錯,但與問界、理想相比,徹底失去「汽油味」,也意味著會帶給消費者續(xù)航焦慮。小通承認蔚來換電站生態(tài)建設非常成功,從廣州開回老家1300公里,全程換電足矣,但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對蔚來換電生態(tài)了如指掌,只有體驗過才能放下焦慮。

其他車企為了應對行業(yè)的激烈競爭,紛紛降價促銷,蔚來卻堅持不背刺老車主,拒絕降價促銷。老車主對蔚來心存好感,可他們換車也需要周期。為了改變產品受眾較小的局面,蔚來計劃推出兩個子品牌,其中阿爾卑斯品牌已在日前的財報會議上確認,今年第二季度發(fā)布,第三季度量產,第四季度交付。
我們也期待看到新品牌產品上市,能為蔚來汽車銷量帶來多少改變。
小鵬汽車在我們的眼中一直是「理工男」形象,默默研發(fā)技術,推出的扶搖架構、智駕功能等,都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可小鵬產品主要價位在15萬元~30萬元,這個價格區(qū)間的產品,競爭可太激烈了。

國內老牌車企電動化轉型的同時,沒忘記向高端發(fā)起沖擊,如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領克新能源,比亞迪漢、唐、海豹高配版,以及廣汽埃安等,甚至還可以買到2023款寶馬iX3、奧迪Q2L e-tron等傳統豪華車企的新能源產品。
小鵬產品力不錯,可面對這么多競品,依然有些吃力。況且小鵬汽車本身也有一些問題,顏值常被吐槽不說,曾經被封為一代神車的P7,遲遲不推出換代產品,僅僅是幾次小改款。

小鵬計劃推出多款15萬元左右價位且支持高階智能駕駛的產品,目前國內支持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的產品都不多,更不用提20萬元以內的車型了。小鵬若能實現高階智駕下放,無疑將對其他車企形成降維打擊,并加速高階智駕下沉市場的進度,惠及所有消費者。
小鵬智駕最大的對手華為已明確表態(tài),暫時不會做20萬元以內的產品,不會與小鵬低價智駕車產生競爭。而小鵬首款支持高階智駕的低價車型,很可能是與滴滴聯合研發(fā)的「MONA」車型,該車預計將于今年第三季度發(fā)布上市。依靠龐大的網約車市場,MONA幾乎不用為銷量擔心。
通過這些方案,小鵬或許能夠在2024年到2025年找到一定的突破口。
哪吒與零跑情況類似,主要走性價比路線,可對于新勢力來說,性價比是最難走的一條路。 今年2月,比亞迪以7.98萬元起的秦PLUS榮耀版,開局打出王炸。新勢力可以跟,但要頂著賺不到錢甚至虧損的風險。

相對于走中高端到高端路線的小鵬、蔚來,過于依賴性價比的零跑和哪吒汽車,面對的形勢可能更嚴峻。曾對哪吒汽車信心滿滿,揚言要讓15萬元左右的汽車帶來媲美豪車車機體驗的360 CEO周鴻祎,已在2022年中期放棄增資投入哪吒汽車。
從更便宜的零跑C10發(fā)布上市、哪吒汽車全系降價來看,這些車企應對2024年汽車行業(yè)危機的方案,依然是主打性價比。
老牌車企底蘊深厚,對于供應商的掌控能力強,許多硬件還能自研自產,新勢力普遍底蘊薄弱,沒有這么強的能力打價格戰(zhàn),可面對傳統車企的步步緊逼,不得不降價迎戰(zhàn)。
對于大多數新勢力而言,尋找扭虧為盈的方法,已迫在眉睫。
03
新勢力出路在何方
蔚來、小鵬量大車企已有固定的受眾群體,而且本身體量較大,已陸續(xù)找到合作伙伴,新車型也將陸續(xù)在2024年到2025年上市。急需尋找突破的品牌,主要為零跑、哪吒等以性價比為主的新勢力。
宏觀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屢創(chuàng)新高,有望在2025年達到50%,細分到車型方面,轎車和SUV依然銷量最高的產品。跑車與越野車正逐漸成為市場新寵,或許可以成為零跑、哪吒等新勢力破局的方向。

越野車因硬派外觀設計和較高的風阻,城市出行油耗偏高、零百加速較慢,而這些問題統統被新能源解決,增程式、插混技術可以降低日常出行時的能耗,雙電機乃至四電機四驅則能夠提供媲美跑車的零百加速時間。
現階段越野車價格普遍偏貴,素以性價比為先的零跑、哪吒或許可以推出更加實惠的新能源越野車,與友商錯位競爭。更關鍵的是,車企并不一定要生產真正的越野車,可以嘗試越野風格的「城市越野」SUV,如寶駿就推出了小型「越野車」悅也。

跑車同樣如此,價格普遍偏貴,可在新能源時代,汽車最「廉價」的就是動力。哪吒汽車之前就發(fā)布了跑車哪吒GT,接下來應當繼續(xù)發(fā)力,打造出一些真正適合普通人的跑車。
至于價格戰(zhàn)是否應當繼續(xù),小通認為哪吒、零跑等車企純粹卷價格很難打贏,可以效仿小鵬汽車,以差異化競爭取勝。 例如為15萬元以內的汽車,提供征程5級別的芯片與高階輔助駕駛,其他配置略作閹割。
生態(tài)方面可以考慮更加開放,允許用戶隨意安裝第三方軟件,驍龍8155與8295足以運行許多手機、平板端的3A游戲。此舉雖然可能會減少一些商業(yè)收入,卻是極為有力的營銷噱頭。 當然,前提是車企最好隱私保護措施,避免車主信息被App開發(fā)者盜取。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正逐漸由藍海轉為紅海,但當前只有比亞迪和特斯拉稱得上巨頭,其他車企依然有成長的空間,還沒到確認下一個倒閉車企會是誰的時候。
【來源:電車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