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德陽市政府攜手中國系統合力推進“城市大腦”項目建設,推動服務型政府轉變,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2021年6月30日,德陽“城市大腦”正式上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德陽“城市大腦”是什么
德陽“城市大腦”通過搭建數據中臺、萬物互聯感知平臺、數字孿生城市、應用支撐賦能平臺、智慧城市指揮調度中心,緊扣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態勢“一屏通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供城市運行監測、態勢感知、指揮調度、決策分析能力,為城市數字化治理和全市各業務領域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德陽市“城市大腦”現已匯聚全市12.65億條結構化數據、1萬余路攝像源和物聯傳感設備,發布50個不同場景的AI算法模型,建成德陽全域5911平方公里地圖模型。在此基礎上,德陽“城市大腦”得以對城市各類資源進行整合應用共享、聯動分析。IOC指揮大屏、“領導決策駕駛艙”可直觀展示德陽市運行體征、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交通安全、醫療衛生和文旅教育等領域狀態,實時掌握城市運行情況,實現城市運行態勢全掌握、風險預警全智能、數據資源全調度、城市決策全輔助。
德陽“城市大腦”能做啥
過去,居民辦事需要在不同的部門間提供大量證明材料,費時費力。以房屋交易為例,居民需要在房管、不動產、稅務等多個部門來回跑,重復提交多個申請材料。而“城市大腦”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連通各業務系統,可支持德陽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一窗式”辦理,市本級實現存量房轉移登記1小時、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部分業務只需30分鐘即可辦結,1個窗口、平均提交5份材料即可辦結。
除了方便居民辦事,在環境及水源監測方面,德陽城市大腦也將大有作為。
基于德陽“城市大腦”的德陽市全流域(含中心城區黑臭水體)管控智慧平臺,目前可實現城市三維仿真全景式展示,并與應急、萬物互聯感知平臺、12345熱線、市民通等10個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對接,融合了水源地數據、遙感數據、水質多光譜數據等多種數據源,實現了從源頭到排口排水一條線全流程監管,水環境數據天空地全方位展示,排水戶、管網、河道全要素監管。近4個月來,新建的70個監測點位已采集了69萬條數據。
德陽“城市大腦”未來是什么樣
隨著德陽“城市大腦”的持續完善,其將支撐德陽市民通、德陽一網通辦“秒批秒辦”專區、德陽市零提交證明城市支撐平臺、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停車大腦、智慧社區、智慧應急、智慧文旅、智慧環保、智慧城管、“校徽通”平安校園、全流域管控智慧平臺等豐富應用場景,讓治理更智慧,生活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