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len函數是用來計算字符串、列表、元組等對象的長度
在Python中,我們經常需要知道一個字符串、列表或元組等對象的長度,以便進行相應的操作。這時就可以使用len函數來幫助我們計算對象的長度。
len函數是Python內置的函數之一,其作用是返回給定對象的長度。它適用于字符串、列表、元組以及其他一些支持序列操作的對象。在使用len函數時,需要將待計算的對象作為參數傳遞給函數,然后函數將返回對象的長度。
下面是一些具體的代碼示例,來展示len函數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 計算字符串長度
str1 = "Hello World"
length = len(str1)
print("字符串的長度為:", length)
登錄后復制
輸出:
字符串的長度為: 11
登錄后復制
- 計算列表長度
list1 = [1, 2, 3, 4, 5]
length = len(list1)
print("列表的長度為:", length)
登錄后復制
輸出:
列表的長度為: 5
登錄后復制
- 計算元組長度
tuple1 = (1, 2, 3, 4, 5)
length = len(tuple1)
print("元組的長度為:", length)
登錄后復制
輸出:
元組的長度為: 5
登錄后復制
除了字符串、列表和元組,len函數還可以用于其他支持序列操作的對象,比如集合(set)和字典(dict)。對于集合,len函數將返回集合中元素的個數;對于字典,len函數將返回字典中鍵值對的個數。
- 計算集合長度
set1 = {1, 2, 3, 4, 5}
length = len(set1)
print("集合的長度為:", length)
登錄后復制
輸出:
集合的長度為: 5
登錄后復制
- 計算字典長度
dict1 = {"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length = len(dict1)
print("字典的長度為:", length)
登錄后復制
輸出:
字典的長度為: 3
登錄后復制
需要注意的是,len函數只能用于不可變對象,對于可變對象(比如列表、字典)的長度計算,還要考慮對象是否發生改變。如果在len函數計算長度之前對對象進行了修改,那么len函數返回的長度將是修改之前的長度。
總結:
len函數是Python中用來計算字符串、列表、元組等對象長度的函數,能夠方便地獲取對象中元素的個數。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將待計算的對象傳遞給len函數即可。無論是字符串、列表、元組、集合還是字典,我們都可以使用len函數來計算它們的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