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 2020 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項目名單的通知,指出要認真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戰略任務,全面優化智慧教育基礎環境,構建個性化教學支持服務環境,服務于教育教學變革,深化智慧教育應用。
5G+XR 作為推進智慧教育建設的關鍵手段,不僅帶動各學科知識以數字化的方式深度融合,同時促進教育產業數字化供應鏈的落地,使因材施教成為可能,推動教育公平化的發展。
XR 以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難點知識可視化,真實還原學科知識場景,讓知識“活”起來。5G 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場景數據化的發展,解決了K12、職教、高校互動教學功能單一、教學資源老舊、教學手段落后等問題,將全面提升教學信息化水平,促進區域間教育質量均衡發展。
IDC 數據指出,在 2019-2023 年,虛擬現實應用場景的支出規模快速增長,在教育培訓細分市場尤為突出。其中,中學以上的實驗室教育(190.1%復合年增長率)和 K12 實驗室教育(168.7%復合年增長率)是增速最快的虛擬現實應用場景。
“5G+XR”以 VR 智慧課堂、VR 虛擬實訓、VR 實驗室等各類 XR 教育形態推進智慧教育新生態,依托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與虛擬物品、復雜現象及抽象概念進行互動,學生對于學習情境的參與度越高,記憶就越牢固,習得的知識經驗效率遠高于傳統教學培訓方式。學校由此可打造創新性校本課程,促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落地。
科技有邊界,教育有基準。
格如靈科技作為 XR 領域的頭部企業,一直致力于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為教育局/委、電教館、院校、教師提供教育數字化變革能力,讓教學方式更加多元,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育資源更加均衡。

-格如靈 VR 未來課堂 -
隨著服務機構的不斷擴張,格如靈科技的平臺屬性及優勢也愈加明顯。在教學上,緊扣教學課程體系,形成教學、互動、反饋的智慧化教學閉環,實時驗證教學效果;XR 構建的高仿真教學場景、實驗環境幫助院校降低實驗成本,提升教學安全,優化教學體驗,推動“教、學、練、測、評”智慧化落地;以 XR 為依托,結合區域教學目標推動形成區域化智慧教學示范。面向教育廳/局、培訓機構,形成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成果等數據管理,可有效的配置教育資源,提升區域智慧教學效果。格如靈已經上線的“靈點- XR 省區教學服務平臺”,展現了省、市、區、校不同層級的實驗教學及考評數據統計,有效監督教學管理,為區域教學方案的決策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依據。

-格如靈“XR 省區教學服務平臺”-

5G 的快速發展,推動教育產業成為數字化供應鏈應用的典型代表。格如靈已形成內容生產及服務系統、平臺端分發渠道、硬件設備、教學應用的全產業數字化供應鏈服務能力,基于工具化的數字內容生產供應鏈通過 5G 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及應用延伸力帶動教學思維到教育應用的擴展,讓教育真正承載知識傳承與認知演進。
格如靈科技以“連接未來的教育”為使命,持續不斷的優化迭代 XR 教學資源,以推動XR 教育行業資源規模化、發展體系化,為教育培訓行業數字化發展降本增效,從而拓寬 XR數字化經濟產效,重新定義場景,重新定義教育,重新定義產業。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格如靈秉持教學實用,以堅持不懈的努力把未來帶到現在,成為5G 時代下探索和認知世界的首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