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作為一個交易員要學會培養自己的能力,交易者的能力不僅僅在于對行很多高手都只用以均線體系為核心的交易方法。均線是一種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它是將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平均值連成一條曲線,以此來顯示價格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價格未來發展趨勢的方法。
均線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市場的強弱、方向和轉折點,從而制定合適的交易策略。均線,包括其他的指標,其實在我們進入市場之初就開始接觸,學習并且應用,但是為什么很多人要經歷很長時間之后才能夠正確的使用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技術是很好學的,但是技能卻是需要練習的。就像我們看別人踢球覺得其實就是那些簡單的動作,你覺得似乎自己也行,但是真到自己上場踢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完全是兩回事,因為明白技術動作的構成是一回事,但是這個技術動作是依靠什么進行催動的呢?
可能需要你的體力,你對于動作的熟悉程度,你對于場上的觀察,你的體力,身體自身素質和條件,以及你對于比賽當時的理解等等,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職業球員,越厲害的,水平越高的,其實最終都只是在做那幾個簡單的動作,只是如何讓動作更加高效而已。
做交易需要怎么樣呢?也是先練習基本的動作,有了基本動作之后才是逐漸去形成感受,在感受當中去形成經驗,通過感受和經驗獲得體會和自己的理解與總結,然后才是實際的應用,并且最終試著去應用得當。
所以你最開始學習的是均線的多頭排列,到了十年之后你也是使用均線的多頭排列,你認為這是同一個事物嗎?我認為不是,因為工具還是那個工具,而人卻已經不是那個人了,所以今年的你還是去年的你嗎?
這就能回答其中一點,為什么高手都在用均線體系,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你認為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并且你不相信的,同時很多人還指望高手將其方法傳授于你,我認識的很多高手,都會將自己的策略無私分享,但我們相互之間都不會用別人已經成熟的交易系統,為什么?因為大家對于波動,趨勢,策略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對于市場的體驗與感受不同,這就是為什么高手之間很少談論交易。
那為什么均線是有用的呢?
使用均線,一定建立的是一種順勢策略的思維,均線是滯后的,同時價格表現出來的趨勢也是滯后的,滯后并不是缺點,而恰恰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很多人總說滯后,帶著很強烈的貶義色彩,因為大多數人總想著在低點附近做多,高點附近平倉,而實際上正確的交易理念卻是——我們應該在一個高位做多,等到更高的位置去平倉。
所以真正的趨勢交易策略一定是帶著滯后這個特征的,并且只有滯后的趨勢信號才有參與的價值,那些告訴你應該如何去猜頂摸底的策略,最好別用,因為本身的邏輯就有問題。
均線系統的優點是:可以幫助我們辨識方向,可以幫助我們決定什么時候可以參與,什么時候要堅決退出以控制風險。
均線系統的固有缺陷在于:它本身不能保證我們能夠選到漂亮的股票。股票強弱的問題,不能靠均線系統來解決。強弱與否,需看量價陰陽結構,并透過量價陰陽結構與形態來識別主力操盤背后的邏輯。當市場處于震蕩市的時候,均線的買入和賣出信號會頻繁出現,很容易誤導我們。
均線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很清晰的告訴你,趨勢從哪里開始的,發展到了哪一步,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真正有用的技巧并不單單是看趨勢,還要通過一些方法識別趨勢發展的階段,一波趨勢處于前期?中期?還是后期?這對于交易有著根本的影響,為什么很多人總是在趨勢到了末期去進場,雖然趨勢是對的,但交易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第二個作用,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確定的支撐和阻力位置,這是極其簡單但又極其有效的,對交易員素質的要求就是——不要多想。
為什么均線有支撐和阻力的作用,有兩個根本原因,一個是因為趨勢剛開始發生,或者說還沒有走完,那么任何的回調都是建倉的時機,這句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趨勢的環境決定了支撐是否有效,所以如果你的交易發生在支撐阻力有效的環境當中,那么它就一定是有效的。
雖然你只是利用了某一個簡單的分析方法,但是通過這個分析方法卻可以去投射出一些本質的東西,其實你研究的并不是技術方法本身,而是試著通過技術去理解市場的過程。
移動平均線。有優點也有缺點,在使用移動平均線進行交易時需要考慮所有因素。最重要的是讓你決定這是否是一種適合你個性的交易方法,以及你是否可以容忍不利因素。畢竟,沒有移動平均線的“交易圣杯”可以一次回答你所有的問題。你需要自己進行調整和測試。但是,可以提供幫助的是已被其他人成功使用的交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