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4月23日,在京東金融舉辦的第二季度財富管理策略會上,京東金融給出了一組投資理財用戶在年齡、地域、性別等維度的數據。根據數據,一季度財富用戶的求穩心態明顯,更中意“未雨綢繆”;中年人買基金比年輕人更“勇”,46-55歲的基民中最愛買權益基金;不同地域的投資者也有不同的投資傾向,福建人在挑選基金產品時,會優先選擇包含吉利數字的基金代碼。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京東金融平臺上財富用戶養老意識崛起,養老型基金的資產規模翻倍;心態更趨求穩,穩健基金漲了18%;權益基金受到行情影響小幅下降,降了5%;投資者逐漸接受科學投資理念,投顧資產漲了19%。而在第一季度的春節影響下,投資者用紅包和年終獎來“錢生錢”的理念較為深入,交易最高的幾天出現在龍年春節后的2月底。
(圖片來源:京東金融)
具體來看,不同年齡段在投資風格上有何異同?京東金融數據顯示,中年人比年輕人更“勇”。在該平臺上,26歲至45歲的投資者占據73%,既是經濟支柱也是投資主力,但相對來說年輕人更保守;在21歲至30歲人群的持倉占比中,權益比重最低,僅占約20%;46歲至55歲的基民中,權益基金則占比達43%,在所有年齡段中權益資產占比最高。
(圖片來源:京東金融)
與此同時,性別與投資風格也有一定相關性。京東金融數據顯示,女性投資者中66%的資產投資于穩健產品,僅28%持倉在權益產品上。而男性投資者更具“賭性”,權益產品占比較女性高,為38%,穩健產品為57%。
此外,不同地域的用戶在理財市場也有不同的表現,廣西人“嗦粉”但更愛權益產品,江西人嗜辣但偏穩健,福建人喜吉利數字。具體來看,位于廣西、貴州、北京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最高,權益資產比例分別為41%,38%和37%;江西、湖北、江蘇的投資者投資風格最保守,穩健資產比例分別為67%,65%和65%。而部分福建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會優先選擇包含吉利數字的基金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