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28日消息,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今日出席的CIBF2024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上透露了公司全固態電池研發的最新進展。據吳凱表示,若以技術和制造成熟度為評價標準(1-9評分體系),寧德時代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目前已達到4分的水平。
吳凱進一步指出,公司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即到2027年將全固態電池的技術和制造成熟度提升至7-8分的水平。這標志著寧德時代有望在那個時間點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小批量生產。然而,他也坦承,盡管小批量生產的可能性很大,但大批量生產仍將面臨成本控制等諸多挑戰。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今年早些時候的發言中也對固態電池的發展表達了看法。他認為,雖然電動汽車固態電池的商業應用還有數年的距離,并且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阻礙因素”,但他依然對固態電池充滿信心。
曾毓群強調,他個人非常支持固態電池技術,并且已經在該領域投資了長達10年。他每月都會關注研發團隊的進展,因此對整個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狀況有著深入的了解。盡管如此,他也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前固態電池的技術效果“還不夠理想”,尤其是在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明顯的問題。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曾毓群還詳細列舉了固態電池商業化所面臨的幾大挑戰。首先是材料方面的難題,固態電池要發揮其最大優勢,需要使用新型化學物質和純鋰金屬作為陽極電極,然而將這些新型化學物質推向市場卻困難重重。其次是鋰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問題,這會導致電池損壞和壽命縮短,可能只能維持非常有限的充電循環次數。最后是安全性問題,如果電池在車禍等情況下破裂,鋰會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劇烈反應。
顯然,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未知因素。然而隨著科研投入的加大和技術突破的不斷涌現,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不遠的將來看到更加成熟、高效的固態電池產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