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3月31日消息,近日,日本與歐盟在科技領域達成一項重要共識,雙方決定在芯片及電動汽車電池等核心材料的研發上攜手合作。此舉被視為是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的一種策略性回應,旨在降低雙方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這項合作計劃將由歐盟創新和研究委員伊利亞娜?伊萬諾娃(Iliana Ivanova)主導推動。在接受采訪時,伊萬諾娃表示,通過建立“先進材料對話”這一對話框架,歐盟和日本將能夠在共同關心的領域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該框架預計將于今年4月正式啟動,以回應歐盟方面提出的加強科技領域合作的倡議。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標是減少對中國稀有金屬等關鍵材料的依賴。這些稀有金屬在電動汽車電池等高科技產品的制造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加強研發合作,日本和歐盟希望能夠開發出新型材料,以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并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除了芯片和電動汽車電池領域,雙方的合作還可能擴展到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以及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特別是在鈉離子電池的研發方面,雙方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鈉離子電池被視為是電動汽車下一代的動力來源,其優勢在于不依賴中國掌控的稀有金屬,且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鑒于中國在鈉離子電池開發方面的領先地位,歐盟希望通過與日本等國家的合作,加快自身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曾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并將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等中國車企列為首批調查對象。此舉引發了關于中歐經貿關系未來走向的諸多猜測。而根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電動汽車出貨量出現下滑,同比下降了19.6%,這無疑給中歐經貿關系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日本與歐盟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