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3日消息,近年來,低空經濟成為了科技與經濟領域的熱門話題。這一新興經濟形態,涵蓋了飛行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飛行器,其發展前景備受關注。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推動,2024年甚至被稱為“低空元年”,標志著低空經濟正逐漸走上正軌。
我國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已經發展至全球領先地位,2023年產業規模高達12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000億元。同時,低空經濟的全球市場也充滿了無限潛力,中國企業和產品開始積極出海,探索更廣闊的市場機會。
在低空經濟中,無人機和eVTOL(垂直起降飛行器)是兩大關鍵領域。無人機以其小巧、實用的特點,成為低空經濟撬開海外市場的排頭兵。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出口國,占據了工業無人機市場的55%和消費無人機市場的74%。特別是在農業領域,以大疆為首的中國無人機通過極高的性價比和先進的技術,成功挑戰了國際市場上的老牌競爭對手,如日本的雅馬哈。
與此同時,eVTOL作為低空經濟的另一大關鍵領域,也在積極出海。雖然eVTOL產品的落地還面臨技術和政策的限制,但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在海外市場布局相關概念。例如,億航智能在迪拜推出了無人飛行出租車計劃,并與多家國際企業展開合作。小鵬汽車也在迪拜進行了其飛行汽車的海外首飛。這些舉措都展示了中國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雄心壯志和技術實力。
然而,低空經濟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除了技術和競品方面的挑戰外,國際政治環境也是一大考驗。由于低空飛行器的特殊性,其軍事應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因此,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需要面對來自美國等國家的針對性政策。盡管如此,低空經濟仍然是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中國企業正努力克服困難,探索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隨著低空經濟的不斷發展,預計到2030年,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這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并推動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將發揮重要作用,引領低空經濟的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