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1日消息,隨著微短劇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的迅速崛起,尤其是抖音和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官方對內容的審核與管理也日益嚴格。近日,針對微短劇市場出現的一些亂象,各大平臺相繼出臺了新的備案規定,以確保內容的健康與安全。
微信平臺率先行動,發布了微短劇備案機制調整新規。自今年5月27日起,制作成本低于30萬元的微短劇,需要提供成本配置比例報告,并經過審核后方可獲得備案號。對于已通過審查的劇目,如需進行變更,也必須符合相關規定或提交申請。

與此同時,抖音也加強了微短劇的管理。該平臺發布通知,要求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線播出的短劇需按照指定模板準備相關材料,并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特定入口上傳。自6月1日起,新上線的短劇在上傳至抖音平臺時,還需額外提交成本配置比例情況報告表和片酬承諾書等材料,隨后由平臺統一向省級廣電部門備案。
快手平臺同樣不甘示弱,在公告中明確指出,自6月1日起,未取得備案號的微短劇作品將禁止在平臺經營推廣。平臺將對所有經營的微短劇作品進行嚴格審核,對于采用技術手段躲避或對抗相關要求的開發者,將根據問題的嚴重性采取相應措施,最高可封禁相關小程序。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此次各大平臺對微短劇的嚴格管理,不僅針對內容層面進行把控,還涉及到了消費陷阱等問題。此前,一些微短劇通過設置消費陷阱、誘導觀眾繼續觀看并默認開通免密支付等手段,導致不少手機操作不熟練的中老年人遭受經濟損失。對此,官媒和相關機構已多次進行點名批評。
在新的監管政策下,各大平臺將更加注重對微短劇內容的審核與管理,同時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以推動微短劇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