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德國化工巨擘科思創宣布,已被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成功收購。此次交易涉及金額高達117億歐元,且科思創將通過新股發行再獲12億歐元資金,以推動其增長戰略。該收購案歷經一年多談判終告完成,標志著科思創自2015年從拜耳集團剝離后的重要轉折點。
在人工智能領域,OpenAI宣布最新一輪融資籌集66億美元,估值飆升至1570億美元。該輪融資由Thrive Capital領投,微軟、英偉達及軟銀集團等知名機構跟投。OpenAI計劃利用這筆資金擴大AI的益處,鞏固在前沿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并提升計算能力。
甲骨文公司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逾65億美元,建立一個新的公共云區域,旨在滿足該國對AI和云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此舉將使馬來西亞企業得以利用先進的AI基礎設施和服務。
與此同時,歐洲軟件巨頭思愛普的首席執行官柯睿安對歐盟的AI監管政策提出警告,認為過度監管可能擴大歐洲與美國在AI領域的差距。
在科技硬件方面,IBM在德國開設了歐洲首個量子計算機中心,該中心配備有兩臺超過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標志著歐洲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進展。
蘋果公司因印度iPhone零部件工廠火災而面臨生產挑戰,該事件導致工廠無限期停產,迫使蘋果重新依賴中國供應鏈。
在資本市場,KKR公司正考慮對價值約50億美元的半導體和設備制造商ASMPT提出收購要約,此舉可能引發該行業的進一步整合。
開利全球公司宣布已將其商業制冷業務以7.75億美元出售給長期合作伙伴海爾,此舉旨在使開利能夠更專注于核心業務。
在人才流動方面,一份全球深科技人才報告顯示,美國深科技公司數量遠超英國,而華人深科技人才從西方公司的流出正在加速,中國成為他們的首選目的地。
港股市場在10月2日經歷大漲,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升6.2%和8.53%,中資券商股和內房股表現尤為搶眼。
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前8個月對外投資同比增長12.5%,達到7894.5億元人民幣,反映出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更多機遇的趨勢。
可再生能源領域也傳來好消息,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和國際勞工組織報告,2023年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增幅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居全球首位。
在韓國,一場關于世界最大鋅冶煉廠控制權的爭奪戰正在上演,涉及多家知名私募股權和工業集團。
耐克公司則面臨過度銷售限量版喬丹運動鞋的問題,這對其業績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上一季度,耐克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