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電動化被視為上半場,而智能化則被視為下半場。智能化中,自動駕駛功能尤為關鍵,各大車企紛紛推出自家技術,如特斯拉的FSD、華為的ADS以及小鵬的XNGP等。
國內車企如華為、小鵬等采用激光雷達技術,認為其在暗光條件下優于攝像頭。而特斯拉則憑借端對端駕駛技術和AI技術,一度被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無人能敵。

然而,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缺陷調查辦公室對特斯拉FSD功能啟動調查,涉及多款車型,共計約241萬輛汽車。
調查原因與特斯拉汽車在開啟FSD功能后,在能見度降低的道路區域發生碰撞有關。這一事件引發了對攝像頭在暗光條件下自動駕駛能力的質疑。

業界普遍認為,相較于攝像頭,激光雷達在強烈陽光或惡劣天氣下更擅長檢測物體和行人。因此,特斯拉FSD在硬件上的缺陷,或許無法完全通過算法來彌補。

未來,當FSD進入中國市場后,與華為ADS等激光雷達方案的對比,或許將進一步揭示兩種技術的優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