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0日消息,近期,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態勢愈發激烈,一系列重大事件引發了國內業界和輿論的廣泛關注。中國同行們開始警覺:若不積極發力,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先發優勢恐將逐漸消失。

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與網約車巨頭優步宣布,計劃從2025年初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此舉標志著自動駕駛技術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的新階段,同時也給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據ITBEAR了解,Waymo不僅與優步展開合作,還在不斷擴大自身的服務范圍。繼在舊金山半島和全域開放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后,Waymo將進一步拓展至奧斯汀和亞特蘭大,增加車隊規模和訂單量。此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向Waymo再投資50億美元,以支持其打造世界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公司。
與此同時,日本在自動駕駛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自去年4月1日《道路交通法》修正案生效以來,L4級自動駕駛車輛已獲準在日本公路上行駛。豐田集團已投放近千輛L4級無人駕駛出租車,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Tier IV也致力于在公共道路上實現4級自動駕駛技術。這些舉措無疑加劇了全球無人駕駛行業的競爭。

面對國際競爭壓力,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卻出現了一些“小插曲”和“雜音”。然而,這并不能否認自動駕駛行業的巨大價值和潛力。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不僅融合了多項先進技術,還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積極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指出,自動駕駛是國際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對于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正值全球自動駕駛發展窗口期,我們必須抓住機遇,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盡管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已取得一定領先優勢,如發布了全球首個支持L4級無人駕駛應用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ADFM,但面對國際競爭,我們仍需努力。國內自動駕駛企業應加大技術投入,擴大運營范圍,提升對各種復雜場景的適應性,以確保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中美作為全球自動駕駛企業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雙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不僅局限于規模,還包括產業鏈和技術輸出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前瞻布局,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確保在全球自動駕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趨勢,我們必須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推動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為未來的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自動駕駛# #Waymo# #優步# #全球競爭# #新質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