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理想汽車在其常州基地迎來了一個重要里程碑,第100萬輛整車順利下線。這一成就標志著理想汽車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僅有的兩家達成百萬輛規模的公司之一,且作為新勢力表現尤為突出。實現這一目標僅耗時58個月,展現了其在新能源汽車交付速度上的獨特性。如此迅猛的發展背后,離不開強大的供應鏈支持。
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堅持核心技術自研的策略是實現快速交付的關鍵。他解釋說:“我們判斷技術是否能對產品力起到核心支撐,以及合作伙伴的開發速度是否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同時,他也強調了技術卡位的重要性,即使只是半年的領先,也值得公司自主研發,因為競品的同質化速度非常快。
除了自主研發,理想汽車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也選擇了自制,包括所有智能部分,如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孟慶鵬透露:“下一個技術風口是我們的智能底盤,包括線控轉向、線控制動以及高端的懸架系統。”
在三電領域,理想汽車與欣旺達進行了電芯Pack的聯合開發,而整個電驅動系統都是自主研發。孟慶鵬還分享了研發費用方面的計劃,表示不論營業額如何變化,研發投入都不會減少。他透露:“去年我們投入了106億,今年計劃再增加25%。這是我們的根本,沒有持續的研發和技術迭代,我們無法保證產品的市場地位和產業升級。”
談及純電車型,孟慶鵬表示:“我們的目標肯定是要讓純電產品起來,因為純電產品是我們另外一條腿。如果我們只有增程這條腿的話,我們跑不遠,也跑不快。我們的目標是明年純電產品獲得成功。”他信心滿滿地認為,只要做好純電產品的定位和全盤操作,明年是可以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