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上海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的大二小區,一項創新的充電模式正在悄然改變居民的生活。這個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小區,經過“美麗家園”改造后,面臨著新能源車充電難的挑戰。然而,隨著一臺移動“充電寶”的引入,大二小區成為了上海首個車網互動、移動充電示范小區,為新能源車充電帶來了便利與實惠。
每天,這臺一米高的移動“充電寶”在小區內穿梭,為新能源車提供充電服務。居民凌先生表示,隨著小區新能源車數量的增加,原有的共享充電樁無法滿足需求,而移動“充電寶”的引入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只需打個電話,移動“充電寶”就能來到家門口,充電方便快捷。

大二小區內的貨拉拉司機也是移動“充電寶”的忠實用戶。他們開的是新能源貨車,經常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回小區充電。充電速度比原先快了3倍,充1小時電就能跑100公里,而且通過手機小程序還能實時查看充電進度。
居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使用移動“充電寶”充電只需1.2元/度,相比中心城區公共區域的2元—2.1元/度和外環以外公共區域的1.6元—1.9元/度,價格更為劃算。
移動“充電寶”的供給方、虹口企業E電充的創始人兼CEO曹一純表示,大二小區符合成為車網互動、移動充電示范小區的條件,因此他們決定在小區內引入一臺移動“充電寶”。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小區的配套設施水平,還消除了新能源車私接飛線充電的安全隱患。
除了提供充電服務外,這臺移動“充電寶”還具有反向送電的功能,能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形成“虛擬電廠”。這一創新模式通過聚合分布式發電、儲能、電動汽車等可調用資源,參與電力平衡調節,為電網削峰填谷緩解用電壓力。
然而,要想規模化推廣這一模式,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比如,目前對于反向放電的電價還缺乏政策指導,這導致企業在實際應用層面有所顧慮。移動“充電寶”的成本也比較高,需要大規模應用才能降低生產成本。
盡管如此,大二小區的先行先試無疑為居民區起到了示范作用,也為新能源相關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應用場景。虹口區已經增設了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未來有望在符合條件的小區復制推廣這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