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提及新能源,人們往往首先聯想到電動汽車。然而,當大眾熱議電動汽車的“以舊換新”之時,世界因新能源已發生巨變。近期,美歐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意圖將其擋在門外,盡管中國電動汽車對其出口量微乎其微。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可謂“刺刀見紅”。
新能源不僅限于電動車,還涵蓋風電、光伏、充電設施、儲能及綠色電力等多個行業,商機無限。福田近年來經濟版圖深刻變革,新增智能終端、新能源兩個千億級新質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將成為第三個。
發展新能源,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也是大國博弈的焦點。然而,大力發展新能源并非簡單的替代,更需穩妥推進。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指出,能源轉型需分階段積極穩妥進行,以避免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深圳市民購置電動汽車。圖源:深圳特區報
新能源發電嚴重依賴天氣,如連續陰雨或極端環境條件下,其可靠性會受嚴重影響。因此,儲能技術被視為“超級充電寶”,但目前主流儲能技術仍面臨各種局限,難以大規模普及。
新能源的大規模部署不能忽視其潛在風險,包括資源支撐和市場無序競爭。要實現新能源的靠譜發展,需不斷交付確定性,通過宏觀統籌和科技創新,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安全、清潔、多元、智能的能源轉型。
以深圳為例,其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出口持續增長,展現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生機。福田作為深圳的一部分,在新能源領域同樣表現突出,2023年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居深圳各區之首,已集聚多家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
福田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生態和營商環境也值得稱道,如全國首創的“低碳超市”,為企業提供市場、銷路、場景和資金支持。福田還積極推進超充站建設,力爭2024年底建成超充站130座,率先建成“500米超充圈”。
無論是從布局和成效,還是從產業基礎和潛力來看,福田在新能源賽道上都具有顯著優勢。福田區委八屆七次全會提出,將進一步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為綠色轉型提供更強創新動能和制度保障。
*新能源發電嚴重依賴天氣資源。
在新能源領域,福田不僅有著堅實的產業基礎,還在不斷創新和突破。例如,首個鈣鈦礦綜合能源管理示范站在福田下梅林正式投入運營,這是鈣鈦礦在全國首次實際場景商業化的應用,對推動能源轉型和提升能源系統韌性具有積極影響。
福田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和潛力,在新能源賽道上奮力奔跑,力求領跑行業。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應用和綠色轉型的深入推進,福田有望在新能源領域取得更加顯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