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2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報傳來喜訊,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媽祖?海浪”預報模式已成功應用于多次實際預報任務中,展現了其卓越的預報能力。
作為自然資源部重大創新工程海洋預報“芯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海浪”模式的研發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同承擔。該模式針對海浪數值預報領域長期存在的依賴國外技術、自主技術空白及計算耗時過長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技術攻關與自主創新。

據ITBEAR了解,“媽祖?海浪”模式涵蓋了計算網格生成、數值計算、后處理與產品制作、精度檢驗等多個功能模塊,系統功能全面且完善,能夠提供未來7天內全球及區域的海浪數值預報業務化產品。
業務化試運行的結果表明,“媽祖?海浪”模式表現出高效穩定的特性,故障率極低,低于百分之一。與現有的業務化海浪數值預報模式相比,該模式在計算能效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同時預報精度也有了明顯提高,完全滿足了業務化運行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第3號超強臺風“格美”影響期間,我國首次將自主研發的“媽祖?海浪”模式應用于海浪預警,為及時、準確的海浪預警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