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退市。同一天,搜狐旗下游戲公司暢游也完成了私有化。有分析人士認為,聚美和暢游的順利私有化是長期推進的結果,在這個資本寒冬,或有更多中概股邁上私有化的道路。
四年中,聚美優品的業務不斷呈現多元化發展,涉及母嬰賽道、影視作品、共享充電寶。不難看出,聚美優品一直在試圖打破垂直電商的天花板。但是,私有化卻像“攔路虎”一般,停留在聚美優品轉型道路中間。
對聚美優品來講,完成私有化的關鍵在于能否贏得多數股東的支持。
聚美優品第一提出私有化的時間是2016年2月。彼時,電商的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移動互聯網、5G技術等科技迅猛發展,社交電商正在突破傳統電商的痛點,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和趨勢。
聚美優品同時正在經歷業務轉型,其銷售模式由平臺模式轉為自營銷售。為了控制商品渠道和質量,聚美優品失去了剛剛上市時的業績增速,引發股東擔憂。
內外的雙層壓力迫使聚美優品做出改變。“如果私有化能另聚美優品轉型更靈活,做更長期的決定,這何嘗不是一種正確的決定。”有聚美優品內部人士認為。
2016年2月,陳歐及其收購方以每 ADS 7美元的要約收購價格啟動私有化。雖然7美元的價格較聚美優品過去1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整整高出26.6%,但每股7美元的價格并沒有讓聚美優品的股東們滿意,并有不少股東以陰謀論、虧損等理由拒絕,聚美優的第一次私有化以失敗告終。
與聚美優品經歷相似的還有搜狐暢游。暢游是搜狐旗下最賺錢的業務之一,其美股市值被嚴重低估,而國內市場對于互聯網游戲平臺的認可度卻在逐年提高。2017年的時候,搜狐暢游發出了私有化要約,最后也以失敗告終。
2019年9月,搜狐再次向暢游提議私有化。6個月后,當暢游成為搜狐全資子公司時,搜狐的股價暴漲了25%。
無獨有偶,近年來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就在聚美優品持續推進業務轉型時,其股價卻一直難以提升,股東們仿佛有些“坐不住”了。
2019年年底,聚美優品股東大會上,多位聚美優品股東再次提出私有化的建議。今年1月,聚美優品買方團第二次提起私有化要約,計劃以每股ADS 20美元的價格,收購買方團尚未持有的流通股。
這次,聚美優品私有化撞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資本市場大幅震蕩,資本大量貶值,美股更是持續大跌,股東們的避險情緒隨之急速增長。
2月26日,道瓊斯指數暴跌900點,聚美優品股價卻因“私有化交易協議達成”而逆勢上漲26%。市場反應也映證了股東們對聚美優品私有化的支持。有美股市場觀察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市場動蕩不安的前提下,這一價格相對公允。
回顧整段歷程,聚美優品能夠順利完成私有化關鍵在于股東們的態度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轉變,從質疑到接受,股東最終被聚美優品的誠意所打動。而聚美優品也將告別美股,開啟全新的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