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3A游戲巨作《黑神話:悟空》自發布以來,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和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和熱烈討論,銷量持續攀升。短短兩周內,全球銷量便突破1800萬份,成為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游戲之一。然而,近期一場圍繞《黑神話:悟空》評分的風波,讓西方知名游戲媒體IGN陷入了輿論風波。
IGN自1996年成立以來,歷經多次收購,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游戲新聞、評論及電子競技內容提供商,其自創的游戲評分系統更是被視為行業“權威”。然而,今年的“年度最佳游戲票選”活動中,IGN的公正性遭受了嚴重質疑。在票選中原本領先的《黑神話:悟空》,在9月24日的一個小時內支持率驟降,從90.4%跌至74.4%,并持續下滑。面對玩家的質疑,IGN聯合創始人堅稱未修改票數,并拒絕玩家參與和監督游戲評價體系的要求。盡管IGN隨后宣布發現并刪除了約4.6萬張機器人選票,但字里行間仍暗示《黑神話:悟空》的排名提升是“亞洲站點流量”所致,顛覆了榜單的“穩定”。盡管游戲排名恢復第一,但支持率優勢已大幅縮小。
IGN的回應并未完全打消玩家群體的疑慮,反而引發了更多關于其對《黑神話:悟空》與歐美游戲區別對待的回憶。在游戲測試階段,IGN美國曾以“存在技術瑕疵和本地化問題”為由壓低評分,而這些問題在測試階段游戲中并不罕見。游戲上線當天,IGN法國的發文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句“把你的魔法生長棒放在耳朵里是不是有點冒險?”顯然無法用“文化差異”來解釋,因為《西游記》在法國有著深厚的譯介歷史和衍生作品。IGN在介紹排名前五游戲時唯獨遺漏《黑神話:悟空》等事件,也讓其失去了玩家群體的信任。
這場風波暴露了IGN評選的虛偽本質:即假借流量賦予的評價游戲的權力,選出符合西方中心主義的對象。IGN只是西方媒體的一個縮影,它們往往將文化產品視為實現文化輸出與“價值觀滲透”的工具。從西方大型媒體集團到IGN這類“專業領域”媒體,再到打著DEI旗號打壓不順從者的“咨詢團隊”,共同構成了對話語權的統治體系,帶有鮮明的文化霸權色彩。
面對這種局面,中華文化符號和產品的出海勢必引起一些西方媒體的忌憚。IGN的應對如此漏洞百出,一方面是因為優質的文化產品減弱了其對受眾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們對數字領域文化多樣性崛起的抵觸和不自信。因此,在與西方的話語權爭奪中,我們既要抓住雙方受眾需求的共通之處,以更優質、更普適化的產品建立牢固的口碑,也要堅持文化自信,用充滿魅力與特色的中華文化讓受眾感受震撼、產生共鳴。
游戲不僅是經濟產品,更是文化產品;它既可以向全球玩家展示中華文化,又能通過技術創新和跨界融合為各行各業帶來變革和機遇。在影視、游戲和網絡文學等多個領域,中國豐富的文化經驗正在向全球傳播,成為切實可感的文化事實,為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開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