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極客公園
摩托羅拉手機曾是一代人的夢想,默認開機問候語「hello moto」,更是經典。事實上,目前摩托羅拉手機出貨量大頭還是國外市場,不過近一兩年,他們明顯加大了在國內市場的投入力度。
同時,產品策略也更有「本地特色」。以年初上市的 edge s,放到以前,可能你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將首發驍龍 870 的手機賣到 1999 元這件事情,竟然會發生在摩托羅拉身上。
edge s 收獲了不少大眾好感度之后,現在 edge 系列再次迎來更新。這次摩托羅拉一共推出了兩款手機新品,分別為 edge s Pro 和 edge 輕奢版,兩款產品各有側重點。
這篇文章的主角,是極其輕薄的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

輕、薄、好看
按照以往的習慣,我們通常會從屏幕部分開始說起。這篇文章,我想先和大家聊聊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的外觀和手感。此前我接觸過的摩托羅拉手機不在少數,可能是由于品牌調性原因,它們在色彩選擇上,通常都比較偏向「穩重」。

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對摩托羅拉手機一貫的認知。白月光版本給我的整體印象就是「年輕」,后蓋色彩比之前大多數摩托羅拉手機都要來的明亮。

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盡管官方將這版配色命名為白月光,但它的實際觀感并非純白色,而是融合了白色、藍色、粉色等多種顏色。隨著光線角度改變,每種顏色占比也會相應有所改變,并且伴有明顯紋理,還是挺特別的。
出于控制機身重量的考慮,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并沒有選擇玻璃后蓋,而是用的是高分子聚合材料。特別的地方在于,即便并非玻璃后蓋,摩托羅拉還是通過特殊工藝處理,實現了近似 AG 玻璃一樣的霧面效果,摸上去也有一定顆粒感。

輕和薄,是我最喜歡這款手機的兩個點。通常,為了讓手機看上去更薄一些,廠商門普遍更青睞弧面中框?;仡櫧鼇砩鲜械闹苯侵锌蚴謾C新品,你會發現,它們共有的特點就是機身足夠薄,所以盡管沒有額外視覺加成,也無需擔心會被大家吐槽厚。

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同樣如此。機身厚度只有 6.99 毫米,紙面數據比 iPhone 12 薄了 0.4 毫米還多。事實上,對于內部空間極為緊張的 5G 手機來說,哪怕做薄 0.1 毫米,也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163 克的重量控制,用優秀來形容并不為過。比它更輕的手機不是沒有,但很少。就我個人的使用感受而言,剛從 iPhone 12 Pro 換到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時,甚至會有一種就像拿著「玩具」一樣的錯覺,追劇或者刷短視頻時,手腕和小拇指會輕松很多。
144Hz OLED 屏,極佳的正面觀感
回過頭再來看下機身正面。亮屏之后,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所帶來的視覺觀感,比我預想中來得出色很多。

和今年上市的很多手機新品一樣,它采用了中置單開孔全面屏方案,開孔孔徑非常小。單就實際肉眼效果而言,和之前擁有量產機型中孔徑最小的 Redmi K40 基本相當。事實上,只要屏幕存在切割區域,多少都會對內容顯示造成一定影響,但孔徑越小,影響越小。

將開孔孔徑做小的同時,這次摩托羅拉不僅將 edge 輕奢版上、左、右三個邊框寬度控制得比較理想,下邊框也足夠窄,幾乎已經做到了和上邊框等寬的水平。也正是由于較高的屏占比,加之邊框寬度接近兩兩對稱,亮屏之后整體看上去會很舒服。

屏幕本身素質也不錯。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用的是一塊 20 ∶ 9 的 6.7 英寸 OLED 屏,FHD+ 分辨率,支持 10.7 億色、HDR10+ 顯示以及 DC 調光,擁有最高 144Hz 屏幕刷新率和 576Hz 觸控采樣率,并且通過了 SGS 防藍光拖影認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配的是一塊直屏,所以不必擔心曲屏手機上普遍會遇到的誤觸問題。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是 OLED 屏,但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并沒有選擇屏下指紋方案,而是用的側邊電源 / 指紋二合一物理按鍵設計。
可能聽起來顯得沒有那么酷,但無論解鎖速度還是識別準確性都更穩。直觀看上去,其實它的這枚二合一按鍵和常規電源鍵沒啥太大區別,只是按鍵邊緣稍稍做了一圈凸起用來方便盲操作,沒有為了功能犧牲掉中框完整性。
一億像素主攝,3 顆鏡頭都很「實在」
自拍方面,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的前置攝像頭為 3200 萬像素,圖片和錄像模式均提供自動美顏和手動美顏兩種美顏選項,并且做了視頻防抖。
使用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即便選定手動美顏,目前它也并不支持局部美膚;另外,相機界面沒有做美顏等級標注,可能會造成一些不便,后期還有優化空間。

重點來說下后置相機部分。第一眼看上去,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的相機設計風格的確和很多 OPPO 手機有些類似,攝像頭同樣為區隔明顯的縱向排列方式,不過仔細對比下來,其實還是有區別的,鏡頭和底座之間多做了一層階梯結構。
之所以會采用這種設計方案,主要是因為它的主攝傳感器面積太大了。摩托羅拉為這款手機配備了實打實的「一億像素主攝」,傳感器擁有 1/1.52 英寸超大感光面積,支持九合一輸出一張感光能力更好的照片(猜測應該是 HM2),也可以直出 1.08 億像素圖片。
另外兩顆鏡頭也沒有「湊數」,分別為一顆 800 萬像素長焦鏡頭,和一顆 16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其中,長焦鏡頭支持 OIS 光學防抖,可實現 3 倍光學變焦以及 30 倍數碼變焦拍攝;超廣角鏡頭擁有 121° 視場角,支持 2.5cm 微距拍攝。
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后期處理:

標準模式
3 倍變焦

30 倍變焦

標準模式

超廣角

微距模式

人像模式

從以上我們拍攝的樣張來看,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主攝成像素質很穩,同時色彩調校不錯,尤其是拍攝植物時,并沒有出現過于鮮艷的情況;超廣角鏡頭應該是后期做了一定裁切,圖片邊緣畸變比較理想,取景范圍足夠大,整體成像表現已經趕上了頭部水平。

相機可玩性也不錯。專色、雙景、全景拍攝、無痕人像等相對比較常規的功能之外,摩托羅拉還為 edge 輕奢版帶來了微動攝影、幻燈片拍攝、文檔掃描、多人自拍功能。對于學生或者上班族來說,幻燈片拍攝功能還是很有用的,能幫助你將屏幕上的 PPT 「搬到」手機上。

比較有意思的是微動攝影功能。它的邏輯是在手機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拍攝一段視頻,完成之后,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畫筆和橡皮擦工具來選擇想要靜止和運動的部分,能為拍攝創意內容提供比較大的想象空間。
驍龍 778G、4020mAh 電池、33W 閃充
核心硬件配置上,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搭載的是驍龍 778G 5G SoC,匹配 8GB+128GB 和 8GB+256GB 兩種存儲選項。

對于驍龍 778G 這顆芯片大家應該并不陌生,之前我們也在相關評測文章中做過介紹。首發搭載這顆芯片的手機產品是六月份發布的榮耀 50 Pro,前段時間上市的 realme 真我 GT 大師版也用到了這顆芯片。

它采用了臺積電 6nm 制作工藝,CPU 為「1+3+4」設計,由 1 顆 2.4Ghz 的 A78 大核 +3 顆 2.2Ghz 的 A78 中核 +4 顆 1.9GHz 的 A55 小核構成,GPU 為 Adreno642L。
實測,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安兔兔成績 529989 分,魯大師 625518 分。以驍龍 768G 來看,驍龍 778G 的 CPU 和 GPU 性能都有 40% 左右的提升幅度,滿足日常使用或者流暢游戲需求都沒啥問題。

續航相關,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的電池容量為 4020mAh,包裝附帶 33W 原裝有線充電器。按照慣例,我們也對它的充電速度做了測試,亮屏狀態下,5 分鐘可以從 1% 電量充至 12%、10 分鐘可以充至 23%、15 分鐘可以充至 35%,充至 100% 大概需要 56 分鐘。

從以上我們繪制的充電折線圖可以看到,前 15 分鐘充電速度比較快,后半段可能是考慮到散熱問題會有一定降速,整體充電用時控制還可以。不過,為了追求足夠薄的機身,它并不支持無線充電。同時由于電池容量并不算大,偏重度使用的話,可能得一天兩充。
方便的多設備連接能力
多設備連接是近兩年手機行業提及頻率比較高的幾個字。尤其同時涉及手機和 PC 業務的廠商,會著重去強調這項能力。摩托羅拉是比較早布局多設備連接能力的廠商之一,經過幾年發展,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又有了新進展。
在它身上,摩托羅拉升級到了 Ready For 2.0,允許將手機通過 Miracast 協議無線連接到顯示器(Ready For 2.0 無線模式),同時支持利用有線和掃碼連接到筆記本電腦(Ready For PC)。下面我們以連接 PC 使用為例,來對這項功能做一個大致說明。

大方向上,它提供桌面和鏡像兩種使用模式。選擇與 PC 共享數據之后,相當于將手機「裝進」了筆記本屏幕中,除了顯示邏輯和 Windows 系統比較相近,你還可以直接利用鍵盤和鼠標來操控手機應用,并且支持自主選擇媒體輸出,看視頻時會比較方便。

處于桌面模式狀態運行時,PC 打開的 app 數量不受限制,并且由于屏幕尺寸更大,觀看體驗相應也要比手機分屏來得更好。不過,手機和 PC 之間存在互斥性,除了某些支持分身的應用,無法同時在手機和 PC 端打開同一個應用程序。

鏡像模式可以理解為「進階版投屏」功能。該模式下,手機屏幕內容會同步到 PC 屏幕上。和傳統投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僅僅只是將畫面顯示做了同步,還開放了操控權。和 PC 模式一樣,你也可以通過鍵鼠控制當前手機端正在運行的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桌面模式還是鏡像模式,PC 端其實都是窗口化顯示邏輯,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調節畫面大小。而且,非全屏顯示的狀態下,你可以同時對手機和 PC 進行獨立操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多設備之間的協同能力。
此外,Ready For 2.0 還支持手勢操作、一鍵觸達、調用手機相機作為 PC 攝像頭等諸多便捷功能。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項功能對 PC 品牌不做限制,即便不是聯想 PC 用戶,也能體驗到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所帶來的使用便捷性。
「內外」都不乏亮點的摩托羅拉手機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同樣用到了「虛擬內存」技術,最多可以實現 11GB 的效果。對于這項技術之前我們曾多次提到過,它的核心訴求,是將部分機身存儲「轉化」為運行內存,從而一定程度上提升運行流暢性。

另外,大概是考慮到疫情時期,大家的線上會議場景比較多,摩托羅拉為它做了 AI 會議模式,在 moto AI 麗音技術的支持下,手機能大幅過濾掉環境噪音,提升人聲清晰度,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線上會議體驗。
到這里,也該給這篇文章做個總結了。就像產品命名所描述的那樣,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擁有 5G 手機中難得的輕薄機身,屏幕素質以及相機規格完全不輸同級別競品。此外,Ready For 2.0 對于實際使用體驗所帶來的提升也是實實在在的。
毫無疑問,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無論軟件還是硬件層面,較此前都有了長足進步。但必須要承認的是,盡管摩托羅拉已經在加快 MyUI 本土化,但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些細節處理上,對比頭部國產品牌來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最后,8GB+128GB 版本摩托羅拉 edge 輕奢版為 2599 元,8GB+256GB 版本為 2899 元,8 月 17 日正式開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