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請各位游客隨我穿過紅軍洞,紅軍洞是當年紅軍打游擊時生活、作息以及安置傷病員的地方,這里燈光比較暗,請各位注意安全。”
此處插入視頻號&井岡山博物館視頻
在建黨100周年的背景下,隨著暑期到來,紅色旅游熱度不斷攀升,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一邊“走動”、一邊為參觀游客講解紅軍革命史的“機器人講解員”,圈粉無數,身邊圍了不少小朋友,不少游客新奇的拿手機拍照錄像分享,一些來考察學習的黨員干部也駐足聆聽講解并體驗互動。
據悉,近期新“入職”的這名機器人講解員,是由獵戶星空在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基礎上,推出的智慧展館場景解決方案的又一實踐。
具備語音交互優(yōu)勢、能直立行走的豹小秘,可以像人一樣在大廳主動接待游客。不止如此,在講解層面,從效率上看,相較人工講解員,記憶和輸出數據是機器人的優(yōu)勢,面對博物館這樣的垂直場景,無論是革命史、遺址背后的故事,還是館藏文物等信息,具備強大學習能力的機器人,1秒即可錄入數萬字,并可以輕松調用知識,回復游客的各類問詢,把講解員從重復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
從體驗上看,除了語音講解,機器人屏幕上還能同步展示視頻或圖片進行解說,360°沉浸式的講解體驗,使游客更能加深對革命歷史的理解。
從使用門檻上看,機器人講解員無需預約、租賃,無論是散客,還是團體,說句話即可和它互動,并享受機器人帶來的智能接待、講解服務。數據顯示,機器人上崗短短一周,單日人機交互量最高已接近1500次,為游客累計講解接近400分鐘。
此處為gif圖
用獵戶星空機器人提供講解服務,不只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游客才有的福利。在全國各地博物館和相關展館,頻頻上崗的以豹小秘為代表的獵戶星空“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大大完善了智慧展館基礎設施的建設。
如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西安重點及客流量較大景區(qū),上崗的機器人“陜小博”除了接待外,還協(xié)助博物館開展“調查問卷”,以更深入地了解游客的參觀需求。
在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陶罐罐太多看花眼了?沒關系,叫不出名兒的盡管問機器人豹小秘,它不僅能告你們陶罐的名兒,說不定還能再送你一個關于陶罐的故事。
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館,獵戶星空機器人不僅日均講解量超過3名講解員工作量,作為智能營銷好手,它還為現(xiàn)場文創(chuàng)產品帶來了60%的銷量增長。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背景下,不少人選擇去紀念館、革命舊址,重溫紅色歷史。第三方數據顯示,上半年紅色旅游景區(qū)預訂量同比增長超兩倍。今年5月,文旅部、中宣部等部門也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作為“井岡之路·星火燎原”精品線路的一站,通過引入獵戶星空機器人,智能化的講解體驗,加深了參觀者對井岡山的紅色記憶。
接下來依托獵戶星空自研的全鏈條AI技術、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應用開發(fā)能力、全棧硬件設計制造能力、全國網點服務能力等優(yōu)勢,獵戶星空還可以在更多紅色地標帶來更多服務與想象空間,讓更多民眾體驗紅色文化精髓的同時,助力當地的紅色旅游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