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近日,全球知名廚具和家居用品品牌特百惠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其資產估值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而負債卻高達10億至100億美元。公司CEO勞里·安·戈德曼指出,宏觀經濟環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在此背景下,特百惠正積極尋求戰略轉型,旨在邁向數字化和技術驅動的未來。
針對這一消息,藍鯨新聞記者聯系了特百惠中國公司,得到的回應是中國市場業務目前運營正常,天貓旗艦店及直播活動均在進行中,未受破產保護申請的影響。
據ITBEAR了解,特百惠自1946年推出首款塑料密封保鮮盒以來,逐漸成為廚具和家居用品領域的知名品牌,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70多家分公司和多個制造基地。其產品,如塑料保鮮盒和彩色水杯,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此外,產品線還涵蓋了小家電、廚具和凈水器等。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后,特百惠經歷了從直銷模式到特許加盟和會員制戰略的轉變。
然而,隨著電商的興起和消費習慣的變化,特百惠的傳統渠道模式受到了沖擊。盡管在中國市場擁有6400家門店,并曾憑借體驗式營銷取得成功,但如今面臨著激烈的品牌和產品競爭,市場地位受到挑戰。今年6月,公司宣布關閉南卡羅來納州工廠并裁員,其股價年內已累計下跌74.5%。2023年三季度,特百惠營收2.60億美元,凈利潤虧損5370萬美元,營收同比持續下降。
盡管申請了破產保護,特百惠仍承諾在重組期間維持運營,支付員工和供應商款項,并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特百惠的競爭對手們,如Rubbermaid、OXO、樂扣樂扣(Lock & Lock)和Glad等,也在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以維持和擴大市場份額。
事實上,隨著環保趨勢的增強,許多品牌也在推出可降解或可回收的產品,以吸引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的消費者。同時,塑料杯市場本身也在增長,據technavio統計數據,2023年至2028年間,全球杯子和杯蓋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6%。
這表明,盡管特百惠面臨挑戰,但整個行業仍有增長潛力。對于特百惠而言,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勞里·安·戈德曼表示:“公司探索了多種戰略選擇,并確定申請破產保護是最佳的前進道路,以支持公司向數字優先、技術主導的公司轉型。”特百惠的破產保護申請可能是其尋求轉型和重組的機會,但未來的命運仍充滿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特百惠并非唯一在降息前夜倒下的零售巨頭。本月,美國知名零售商必樂透(Big Lots)也宣布計劃申請破產,并尋求出售其1400多家門店的連鎖店。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99美分商店”的母公司Number Holdings和老牌折扣店Dollar Tree身上。這些零售商的衰退和破產,普遍歸因于高通脹和利率上升導致消費者支出受限,進而影響了零售業的運營。
過去幾年,由于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全球許多創業公司面臨巨大壓力,高利率、供應鏈問題和消費放緩共同推動了全球企業破產潮。盡管美聯儲近日宣布降息,試圖刺激經濟,但特百惠和其他許多企業一樣,已經在這之前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關鍵詞:#特百惠# #破產保護# #數字化轉型# #零售巨頭# #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