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全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其業績遠低于市場預期,導致股價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波動,創下近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阿斯麥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訂單額僅為26.3億歐元,環比大幅下降53%,遠未達到市場預期的53.9億歐元。盡管凈銷售額為74.7億歐元,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71.7億歐元,但毛利率和凈收入等關鍵指標也未達預期。
財報發布后,阿斯麥股價迅速下跌,一度創下近26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拖累整個半導體板塊,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創下9月初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阿斯麥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表示,盡管人工智能領域發展強勁,但其他細分市場復蘇較慢,導致客戶持謹慎態度。他預計經濟復蘇將比之前預期的更為緩慢,將持續到2025年。
盡管如此,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090億美元,同比增長3.4%,創下新紀錄。2025年,預計銷售額將實現約17%的增長,達到1280億美元。
阿斯麥的業績波動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投資者不僅對阿斯麥的未來發展產生擔憂,也開始關注半導體行業整體復蘇進程。
面對業績下滑和股價波動,阿斯麥表示將繼續在產能和技術方面進行投資,為市場周期轉向做好準備。公司預計到2025年,總凈銷售額將增長到300億至350億歐元之間,毛利率介于51%至53%之間,但仍低于此前指引區間。
阿斯麥的股價大跌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和討論。分析師指出,阿斯麥的業績下滑和訂單量大幅下降反映出半導體行業整體需求放緩,以及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
阿斯麥方面表示將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提升公司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同時,公司也將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和合作,爭取更多訂單和市場份額。
盡管阿斯麥股價遭遇重創,但市場對其長期發展前景仍存在分歧。有分析師認為,隨著半導體行業的持續發展和技術進步,阿斯麥作為全球領先的光刻機制造商,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
阿斯麥成立于1984年,如今已成為全球高端光刻機的唯一制造商,尤其在EUV光刻機市場中占有率達到了100%。阿斯麥的發展歷程堪稱半導體行業的傳奇。
阿斯麥的創業和技術團隊主要來自于飛利浦公司,專注于高端光刻機的設計與生產。1990年左右,阿斯麥推出的PAS5500系列光刻機打破了美日光刻機巨頭的壟斷地位,標志著公司在光刻機領域的初步成功。
1995年3月,阿斯麥成功上市,逐步獲得半導體大廠商的青睞。此后,阿斯麥通過兼并收購和持續優化產品線,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2001年,阿斯麥收購了美國的硅谷集團(SVG),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光刻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同年,阿斯麥推出采用雙工作臺的設備,并在2004年推出第一臺浸入式光刻機樣機,確立了其相對于佳能、尼康的技術優勢。
進入21世紀后,阿斯麥持續進行技術升級,推出一系列創新產品。2010年,阿斯麥推出全球首臺EUV(極紫外光刻)光刻機NXE3100,這是光刻技術的重大突破。2016年,阿斯麥推出首臺可量產的EUV光刻機NXE3600B,從2017年開始大量上市,進一步確立了阿斯麥在高端光刻機系統的龍頭地位。
阿斯麥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支撐。阿斯麥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不斷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保持技術領先。阿斯麥還注重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確保自身在光刻機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