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商超零售界被譽為“救世主”的胖東來,近日宣布將停止對外派遣專業團隊進行企業幫扶,這一決定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此前,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表示,最晚到10月底,企業將結束對外的幫扶工作,而目前已幫扶的企業在此期間內預計能自行調整和改善。
胖東來的這一突然決定,不禁讓人聯想到永輝超市近期的股權變動。9月23日晚,永輝超市與名創優品發布公告,后者將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前,永輝超市曾向胖東來取經,并大力調整門店模式,試圖復制胖東來的成功。然而,胖東來此時選擇退出,似乎讓永輝超市的轉型之路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永輝超市在引入胖東來模式后,短期內取得了顯著成效。鄭州兩家幫扶調改門店開業后,銷售額和客流量均大幅提升。然而,這些短期內的成果并未能改變永輝超市被大股東拋售的命運。背后的大股東如牛奶公司、京東等,因長期投資回報不佳,早已對永輝超市失去了耐心。
盡管永輝超市試圖通過模仿胖東來模式來吸引客流,但想要真正復制胖東來的成功并不容易。從調改后的門店來看,永輝超市目前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層面,無論是商品結構還是服務標準,都難以與胖東來相提并論。胖東來的成功在于其自有商品的研發和創新能力,以及極致的服務體驗,而這些都是永輝超市目前所欠缺的。
名創優品的入主,為永輝超市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然而,名創優品能否將永輝超市打造成下一個“胖東來”,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名創優品的優勢在于百貨品類和自有品牌的開發與推廣,這與胖東來依靠自營產品打造核心優勢的邏輯相似。然而,名創優品與永輝超市的客群差異較大,這可能會給名創優品在幫助永輝超市開發自營產品上帶來挑戰。
永輝超市能否借助名創優品獲得新的客流增量,打造有特色的自營產品,吸引更多年輕用戶,也是其能否“重生”的關鍵。然而,面對客群的差異和名創優品在產品質量上的質疑聲,永輝超市的轉型之路仍然充滿挑戰。
總的來說,胖東來的退出讓永輝超市的轉型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名創優品的入主雖然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但能否真正實現強強聯合,還有待觀察。對于永輝超市而言,想要重回增長軌道,還需要在商品結構、服務體驗以及自有品牌開發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