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6日消息,在跨境電商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正對賣家的盈利能力構成嚴峻挑戰。根據Feedvisor和Zogby于2022年聯合開展的一項調查,亞馬遜平臺上的電商賣家普遍感受到了來自同行競爭的巨大壓力。其中,三分之二的商家擔憂自身競爭力下滑,而高達67%的受訪者認為亞馬遜的自有品牌和獨家產品對他們的商業活動構成了障礙。

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亦面臨著商品高度同質化的問題。出口主力商品如服裝、鞋類等初加工產品占比較大,而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相對較低。同時,跨境電商物流成本上升、跨境支付風險等問題也加劇了企業盈利的困難。雨果跨境針對中國亞馬遜賣家的調查顯示,2022年有55%的賣家利潤出現下滑,僅有34%的賣家實現了利潤增長。
另一方面,全球消費者信心和消費能力的減弱對電商行業帶來了進一步的沖擊。新冠疫情的“疤痕效應”、通脹壓力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共同作用,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隨著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部分消費者開始推遲非必需品的購買。此外,俄烏沖突引發的供應鏈壓力以及食品和燃料價格的上漲,進一步擠壓了消費者的預算。
在跨境電商的繁榮背后,商家還面臨著多重欺詐風險。Qualtrics的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墨西哥約有四分之一的電商公司遭遇了友好欺詐,而德國近三分之一的商家報告稱欺詐行為激增。在線支付欺詐問題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尤為突出,約70%的受訪商家表示受到過此類欺詐的影響。

面對諸多挑戰,跨境電商企業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提升盈利能力。大通小兌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通過嫁接平臺客戶資源,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為商家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業務提升。該模式允許商家自定義折扣,同時平臺提供補貼,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還能獲得通豆,用于在平臺上通兌,從而節省現金消費支出。這種具有粘連性的商業循環有望為跨境電商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