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韓國三星重工宣布了一項重大變革,從10月起,其所有船舶建造作業將全面應用“3D數字生產圖紙”,標志著該公司成為造船界首家實現“100%無圖紙造船廠”的企業。
三星重工此舉旨在解決紙質圖紙因設計變更頻繁、圖紙損壞或誤讀等問題導致的成本損失和工程延誤。通過應用數字生產圖紙,三星重工期望提高生產效率,確保質量,并實現設計與生產之間的實時溝通。

據估計,采用數字生產圖紙后,三星重工每年有望節省60萬張紙質生產圖紙,并以舾裝設置圖為基準,節省45%的LNG運輸船設計工時。為實現數字化和移動作業環境,三星重工計劃到2025年提供3000臺平板電腦,并持續改善性能,以便作業者能夠輕松使用。
這一變革是三星重工自2019年起制定的“智能SHI”數字化轉型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推動造船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
“3D建模”作為“智能SHI”的核心業務,已顯著改變了三星重工的生產方式。員工現在可以通過平板電腦上的應用程序實時查看成品的3D模型,從而確保零件制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三星重工相關人士透露,以往每建造一艘船舶,生產部門需要使用近6萬張工作圖紙,但現在這些圖紙已全部數字化。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重工早在2016年就開始引進3D模型設計技法,但由于船級社的認證要求,仍需制作2D圖紙。然而,通過與美國船級社的合作,三星重工已成功構建了基于3D模型的船舶設計認證流程,并在實際船舶建造中得到了應用。
經過幾年的過渡,三星重工最終決定在2023年全面引入3D建模到所有部門,徹底告別紙質圖紙。
三星重工“智能SHI”事務局局長李中南表示,盡管初期員工對使用平板電腦有所抵觸,但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新的工作方式。
三星重工副社長、巨濟造船廠廠長李王根強調,3D數字生產圖紙的全面應用是造船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將繼續擴大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構建全公司的智能綜合管理基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