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美國大麻紡織業面臨轉型挑戰,需從生產導向轉向消費者需求驅動。最新報告顯示,過度擴大生產規模使美國大麻加工商陷入困境,反而助推了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大麻經濟發展。
報告指出,美國大麻產業自2018年《農業法案》通過以來,雖有所發展,但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種植與生產環節,忽視了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這導致大量大麻纖維被外包至中國和印度的國際服裝制造供應鏈中,而未能有效解決國內供應鏈的缺失問題。
大麻市場營銷集團的首席策略師約瑟夫·卡林格表示,目前美國大麻紡織行業的模式存在問題。他強調,為了實現規模經濟,必須開發能夠培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線,而不是僅僅關注生產和供應。
卡林格還警告說,將大麻推入現有的棉花供應鏈在經濟上并不現實。他認為,大多數美國加工商過于關注大麻棉化處理,而忽視了長纖維和濕紡工藝生產的高端大麻紗線和面料。這些產品才具有更高的耐用性和質量,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報告進一步指出,為了推動美國大麻紡織行業的發展,需要在產品線供應鏈上進行更多的投資和創新。這包括開發新的大麻紡織品,提升產品質量,以及構建從生產到產品開發的完整供應鏈。
從中國大麻紡織行業的角度來看,大麻紡織品應被視為亞麻供應鏈的有力補充。中國作為全球亞麻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擁有成熟的產業鏈條。將大麻纖維融入亞麻供應鏈,作為補充性纖維使用,將更具市場前景。
通過結合大麻纖維與棉花及其他纖維,中國可以進一步提升紡織品的多樣性和競爭力。特別是在高端紡織品領域,大麻的混紡不僅能夠增強面料的質感,還能提升其耐用性和環保性,滿足消費者對可持續時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