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在多個國際舞臺上就國家現狀發表講話,其表態中透露出復雜的情緒與信息,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中,澤連斯基痛陳戰爭給烏克蘭帶來的深重災難,他詳細描述了國內電力設施的嚴重損毀情況。據他所述,持續的戰爭已導致烏克蘭幾乎所有的火力發電廠和大部分水力發電廠被摧毀,首都基輔也頻繁遭遇停電危機。這一情況顯示出,俄烏沖突中的“能源戰”已經對烏克蘭造成了巨大沖擊。
盡管面臨如此困境,澤連斯基仍展現出堅定的態度,他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與俄羅斯的戰爭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更早結束。他積極呼吁西方盟友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特別是提供遠程導彈,以增強烏克蘭在戰場上的主動性。
然而,澤連斯基的樂觀態度并未完全感染到西方國家。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就曾公開表示,這場戰爭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底甚至更長時間。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如波蘭、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也在逐漸降溫。
西方國家對于持續支持烏克蘭的戰爭感到壓力重重。隨著沖突的長期化,燃料價格飆升、經濟停滯以及生活成本的增加等問題逐漸凸顯,使得一些歐盟核心國家如德國和法國開始重新評估其對烏克蘭的支持策略。
在此背景下,西方陣營內部開始出現對軍事解決方案的局限性進行反思的聲音。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試圖通過軍事手段徹底擊敗俄羅斯可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這種做法不僅難以迅速結束戰爭,反而有可能延長沖突,給歐洲帶來更深的苦難。
盡管澤連斯基提出了所謂的“勝利計劃”,并得到了美國政府的積極響應,但烏克蘭仍面臨著國內外的雙重壓力。如何在這樣的不確定性中尋找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對于烏克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