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在俄羅斯聯邦安全理事會最近的一次會議上,普京政府就俄羅斯的“核學說”進行了重要升級,并修改了核武器使用原則。普京表示,一旦俄羅斯遭受常規武器攻擊,將可能動用核武器進行反擊。這一決定反映出俄羅斯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使得全球安全局勢更加復雜。
俄羅斯的軍事壓力日益增大,俄烏戰爭實質上已演變成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對抗。面對整個北約的壓力,俄羅斯顯得獨木難支。然而,巴以沖突的爆發為莫斯科帶來了轉機,分散了美國的注意力。普京政府此次修改核武使用原則,可能是為了警告歐洲,不要跟隨美國進一步打壓俄羅斯,以免烏克蘭危機升級為全面的歐洲危機。
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局勢。從南海到中東,多個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最近公布的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一次重要展示。盡管中國在南海可以依靠常規軍事力量維持穩定,但國際局勢的動蕩迫使中國不得不展示其戰略威懾能力。
南海局勢的緊張不僅與中菲爭端有關,還與美國的貨幣政策緊密相連。美聯儲在降息過程中試圖收割全球財富,而中國顯然是其不愿分享的對象。美國若能在南海迫使中國陷入沖突,不僅能損害中國的外交形象,還能干擾中國的對外貿易,并鞏固其盟友陣營。中國展示洲際導彈的能力,就是在警告美國,一旦沖突爆發,戰場可能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區。
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也達到了臨界點。中國大使館已經發出警告,建議在以色列或黎巴嫩的公民盡快回國。黎以之間的沖突不斷升級,使得該地區成為又一個潛在的火藥桶。美國的立場和行動將對這一地區的未來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普京政府修改核武器使用原則的決策,可能是為了轉移國際矛盾的焦點,推遲歐洲大戰的爆發,同時讓其他地區的緊張局勢先于俄羅斯升級。面對這一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國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靈活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