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8日消息,滴灌通澳交所發布“滴灌之星”系統,開啟數字化運營新篇章。該系統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豐富交易產品,提升市場效率。
滴灌通,一家專注于投資小微門店的企業,自2021年12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性投資。創始人李小加表示,這些投資不僅是為了追求回報,更重要的是探索各行各業的現金流規律。
經過三年的實踐和總結,滴灌通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投資規則和數字化運營系統。今年年初,實驗投資階段已圓滿結束,投資本金預計能夠回收,只是時間周期尚不確定。
據悉,截至2023年底,滴灌通已累計投資44億元,覆蓋了一萬多家小微門店。其中,已有20多億元資金成功回收,剩余部分預計在未來一至兩年內陸續收回。
在“滴灌之星”系統的支持下,滴灌通澳交所將傳統股票市場的核心功能和參與者數字化,推出了SPV和SPAC兩大創新工具。SPV作為企業的數字化融資載體,類似于傳統上市公司;而SPAC則是投資基金管理者的數字化投資載體,與傳統上市投資基金相似。
滴灌通行政總裁張高波表示,任何合法經營、有營業收入的企業,只要滿足一定條件,都可以在滴灌通澳交所申請設立SPV,并通過其份額進行融資。同樣,合法運營的金融機構和投資專家也可申請設立SPAC,在平臺上進行投資活動。
“滴灌之星”系統為投融資雙方提供了高度靈活的產品系列和交易保障體系。雙方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通過交易所的撮合報價系統,定制個性化的投融資條款。
在交易機制方面,張高波舉例說明了SPV和SPAC的運作方式。企業通過將未來收入的一部分放入SPV中,并拆分成份額出售給投資者,從而實現融資目的。而投資者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預期,選擇不同的SPAC進行投資。
對于市場各方而言,“滴灌之星”系統的推出帶來了諸多機遇。小微企業可以通過該系統獲得更多、更長期的融資支持;而投資者則可以通過投資SPV份額,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一些知名的PE機構也已經開始嘗試參與滴灌通澳交所的SPAC投資。厚樸投資董事長方風雷表示,他們與東英金融共同成立的滴灌通一號基金,已成為入駐該交易所的先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