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小紅書近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估值攀升至170億美元,這一數字位于其歷史估值的中間值,顯示出其業績的穩健增長。據報道,小紅書去年實現營收37億美元,凈利潤5億美元,相較于2022年的20億美元營收和2億美元虧損,實現了顯著增長。

小紅書的用戶規模是其一大亮點,2023年月活用戶同比增長20%至3.12億,成為除阿里、字節、騰訊系外用戶規模最大的三方內容平臺。然而,其電商業務的供給卻近一半是“邊角料”,主要由主理人構成,這構成了小紅書獨特的生活方式電商模式。
生活方式電商由小紅書提供的場景生態、主理人提供的個性化貨品以及用戶在尋找生活方式過程中的下單行為組成。盡管這一模式契合小紅書的定位,但其能否支撐起170億的估值仍存疑問。畢竟,主理人更多做的是“小而美”的生意,與大盤白牌、廠牌電商存在差異。
對比快手的市值,小紅書的電商GMV規模雖未公開,但據推測可能在快手上市前電商GMV的四分之一左右。這樣看來,170億美元的估值已不算低。然而,小紅書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保持高速增長的GMV,以及主理人模式下如何持續盈利。
小紅書從主理人那里抽成,包括平臺傭金、運費支付渠道費等,這樣的抽傭水平并不算低。與此同時,小紅書還面臨電商基建尚未完善的問題,如退貨等售后服務相較于其他電商平臺尚顯不足。這可能導致主理人在生意做大后轉移至更成熟的平臺,以及用戶因價格因素不愿在小紅書下單。
從估值模型來看,無論是市銷率還是市盈率,小紅書相對同行的估值都偏高。這反映了資本方對小紅書未來發展的期待,但也意味著小紅書需要克服種種問題,證明自己配得上這170億美金的估值。小紅書雖已是社交內容賽道的超級獨角獸,但在擴大基本盤的路上,仍需拿出足夠有說服力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