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國慶假期前夕,天津海關傳來好消息,首批海運自洪都拉斯進口的冷凍南美白對蝦已成功放行通關,并于9月27日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批貨物重達18噸,由中紡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申報進口,標志著中國與洪都拉斯自2023年3月26日建交以來,水產品貿易進入實質性階段。
這批南美白對蝦作為中洪自貿協定早期收獲降稅清單中的產品,進口稅率直接從5%降至0,為進口企業帶來了實質性的關稅優惠。據中紡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呂介紹,通過申請提交中洪自貿協定早期收獲優惠原產地證書,公司一下子享受了4.5萬元的關稅優惠,大大節約了進口成本。
為了保障這批洪都拉斯輸華水產品的順利通關,天津海關靠前服務,優化監管流程,主動對接進口企業,宣講“提前申報”“匯總征稅”等便捷通關措施,并提前加強政策宣講和操作指導。同時,天津海關還開通了“綠色通道”,量身定制最優監管方案,確保全流程通關“無縫銜接”。
天津新港海關查驗二處進口查驗四科科長張蒙表示:“在接到洪都拉斯首票輸華水產品即將到港的消息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企業,設置對接專員,提前了解企業通關需求,全程指導企業辦理檢疫審批、申報、查驗等各項手續。同時,我們也加強監管,對該批貨物的品質、規格等開展查驗,既要保障貨物快速通關,也要全力把好進口食品安全關。”
這批南美白對蝦的順利通關,不僅體現了中洪兩國在水產品貿易方面的積極合作,也展示了天津海關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通關效率方面的努力。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關于自貿協定早期收獲的安排》的正式實施,未來將有更多洪都拉斯的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此次南美白對蝦的順利進口,不僅為中洪兩國的水產品貿易開辟了新的通道,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海鮮選擇。隨著兩國貿易關系的不斷深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質的洪都拉斯水產品走進中國消費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