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2日消息,小米集團在其電動汽車業務的推進上展現出了堅定的決心。據彭博社報道,小米集團首席財務官林世偉在最近的訪談中明確表示,公司愿意犧牲短期利潤,以全力推動電動汽車業務的初期發展。林世偉的這一表態,揭示了小米在未來一二十年內成為全球頂尖汽車制造商之一的雄心壯志,期望能與特斯拉、比亞迪等行業巨頭并駕齊驅。
林世偉強調,小米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電動汽車業務的成長,而非追求即時的利潤率。他解釋道,小米汽車自上市以來僅五個月,目前尚處于虧損階段,需要時間和持續的投資來扭轉這一局面。作為兼具工程師背景與前瑞士信貸銀行家經驗的他,主導了小米多項重大投資決策,對此策略充滿信心。
據ITBEAR了解,小米在手機行業憑借高性價比策略取得的成功,將同樣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林世偉堅信,通過擴大規模,小米電動汽車業務未來必將實現盈利。然而,他也坦言,目前僅有一款車型在售,距離盈利目標尚遠,因此必須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小米最新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實現了自2021年以來的最快季度營收增速,股價也隨之上漲,這反映出市場對小米新增長點的積極預期。盡管電動汽車業務的快速發展伴隨著高昂的成本,但雷軍已承諾投入100億美元于汽車制造。小米首款電動車SU7雖已上市,但第二季度在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上仍錄得18億元的凈虧損,每售出一輛車平均虧損約6萬元。雷軍在微博上坦言造車之路艱辛,但同時也堅信成功將帶來巨大回報。
分析師預計,隨著交付量的增加,小米電動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和銷售額有望進一步提升。小米今年計劃交付12萬輛SU7,并正積極開發更多車型,包括類似特斯拉Model Y的SUV,計劃最早于2025年推出。同時,小米也在擴大產能,并考慮全球擴張戰略,盡管面臨歐盟可能征收進口關稅的挑戰。在當前階段,林世偉表示,盡管有全球擴張的愿景,但小米的重點仍是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