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特斯拉的Robotaxi終于揭開神秘面紗,這款被馬斯克譽為“載入史冊”的產品,讓眾多粉絲和觀眾期待已久。從去年的預告到今年的發布,從10月的拖延到10點半的揭曉,市場的情緒波動與特斯拉股價的起伏相呼應。
月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已下跌9.09%,市場聲音逐漸統一,聚焦于這款革命性的產品。那么,這款特斯拉Robotaxi究竟有何獨特之處?
早在今年4月,特斯拉的Robotaxi便擁有了“Cybercab”之名。馬斯克曾描述其設計理念:無側后視鏡、無踏板、無方向盤,仿佛來自未來的造物。這一概念設計圖確實展現了強烈的“賽博風”。而今,原型車終于亮相。
同時亮相的還有無人駕駛貨運車Robovan和全面升級后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Robovan能乘坐20人或運載貨物,而Optimus機器人的成本預計在2萬至3萬美元之間。
然而,盡管特斯拉推出了這款創新產品,但其成功之路仍充滿挑戰。從概念車到量產,再到商業化落地,至少需要兩年時間。特斯拉FSD系統的純視覺方案在處理復雜環境時存在弊端,安全隱患明顯。盡管最新版FSD V12運用了端到端AI技術,但數據篩選、投喂和訓練是一個漫長過程,前景尚不明朗。
特斯拉目前的財務狀況也對其構成壓力。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18.2%,低于市場預期,且持續走低。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對其財務業績產生積極影響,特斯拉需要講清楚其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落地路徑,以消除投資者憂慮。
在競爭方面,特斯拉也面臨挑戰。Waymo和Cruise已經在美國運營Robotaxi,而國內百度的蘿卜快跑也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發布了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大模型ADFM,并在制造成本上具有競爭力。

特斯拉在推廣Robotaxi走向全球市場的過程中,將面臨技術、安全、運營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戰。相比之下,已在中國市場試行多年的自動駕駛企業,在邁向海外市場時可能更具優勢。
盡管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在商業化落地方面,其進度相對較慢。未來,特斯拉能否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