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特斯拉近日在備受矚目的“We, Robot”活動中,揭曉了其無人駕駛出租車車型——Cybercab。然而,特斯拉股價在美股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跌幅顯著,似乎預示著這款新型無人駕駛車型的市場之路將充滿挑戰。

據特斯拉預測,Cybercab在2027年大規模量產后,成本將控制在3萬美元以下,且每英里的運營成本僅需約0.2美元,相較于當前美國網約車每英里1美元左右的運營成本,這無疑是一次顛覆性的創新。不僅如此,特斯拉還設想普通用戶可投資購買Cybercab進行運營,從而持續獲得收益。
然而,Cybercab的落地并非易事。特斯拉面臨的不僅是技術挑戰,還有市場競爭和法規限制。目前,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且在全球范圍內,電動車需求的高速增長已不復存在。同時,奔馳、沃爾沃等眾多跨國車企也在積極調整電動車戰略,混動車型成為新的發力點。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亟需通過Cybercab等創新產品來提振股價和穩定投資人預期。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還將面臨來自通用汽車的Cruise和谷歌的Waymo等競爭對手的挑戰。這些企業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了商業化運營,而特斯拉的FSD系統在國內市場的成熟程度則受到嚴格法規和數據收集限制的影響。
與Cybercab相比,特斯拉的無人駕駛貨運車輛Robovan可能更具潛力。貨運車輛的行駛路徑相對固定,便于進行反復測試和積累經驗。同時,貨運車輛對車速和駕乘體驗要求不高,這有助于降低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難度。在歐美國家,高昂的貨運司機成本和嚴格的工作時長限制也使得無人駕駛貨運車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盡管馬斯克描繪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無人駕駛場景,但Cybercab的推出并未帶來太多驚喜。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細節方面的含糊其辭也讓人對其2027年實現無人駕駛時代的承諾產生懷疑。或許這只是馬斯克為投資者畫下的又一張大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