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閃送必應有限公司,這家主打一對一服務模式的即時配送平臺,近期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F-1文件,正式啟動了其上市進程。

成立于2014年的閃送,由海歸創業者薛鵬創立,自成立之初便專注于對配送品質和時效有較高要求的C端客戶群體。截至2024年6月底,閃送已擁有約270萬名注冊騎手,業務覆蓋中國295個城市。
閃送的融資歷程頗為豐富,早期便吸引了經緯創投、鼎暉投資以及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王思聰的普思資本也在2017年兩次參與投資。然而,公司最后一次融資的消息停留在2021年3月,當時估值約為130億元。而到了2024年,根據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閃送的估值已降至71億元。
在業績方面,閃送經歷了從虧損到盈利的轉變。2021和2022年,閃送分別凈虧損2.91億元和1.8億元。然而,在2023年,公司實現了1.1億元的凈利潤,這主要得益于政府補貼的增加。不過,與經營狀況直接相關的營業利潤僅為0.11億元,顯示出盈利基礎尚不穩固。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閃送在“一對一專送服務”領域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快遞、電商和外賣等巨頭的加速布局,以及高德、滴滴等新玩家的加入,閃送面臨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業內普遍認為,閃送在用戶黏性和流量方面處于劣勢。
薛鵬,作為閃送的創始人,擁有豐富的學術和商業背景。他在創立閃送之前,還曾創立了北京才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開發了快遞物流整合服務平臺易郵遞。閃送的聯合創始人于紅建也在物流和技術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閃送自創立以來,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并迅速獲得了經緯中國的數百萬啟動資金。隨后,公司開始了快速融資的步伐,吸引了包括九鼎投資、光源成長基金和天圖投資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在2015年外賣業務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閃送堅持不拼單的配送模式,專注于一單只服務一個人的高端配送服務。
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閃送開始籌備上市。在2020年時,公司曾表示可能很快就會上市。但最終,達達集團和順豐同城分別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和港交所,成為了“即時配送第一股”和同城即時配送的領軍者。
閃送的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21年完成的D2輪融資,融資金額為7.48億元。然而,從2022年開始,閃送的估值開始下滑。這次沖擊美股市場,公司估值或迎來新的定價。在股東方面,SIG海納亞洲為最大外部股東,持股9.7%;鼎暉投資和順為資本分別持股8.9%和7.8%。薛鵬作為創始人,直接持股22.7%,并通過信托持股20.7%,為第一大股東。
同城即時配送是隨O2O而生的物流模式,可達到1小時左右的配送時效。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按需配送市場的總市場規模在持續增長。而閃送在這一市場上擁有約33.9%的市場份額。
然而,閃送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容忽視。除了原有的競爭對手如達達、順豐同城等外,京東、美團、菜鳥等跨界者也紛紛加碼即時配送市場。這些巨頭的動作足以表明,當前的即時配送市場邊界愈發模糊,跨界布局的現象不斷增加。對閃送而言,其不僅需要面臨同行業的競爭,更需要應對跨界者帶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