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特斯拉近日動作頻頻,試圖通過發布新車型和無人駕駛技術來提振股價,然而市場反應卻不盡如人意。

首先,備受期待的入門版車型Model 2的量產消息終于浮出水面。這款車定價在2萬美元級別,制造成本降低50%,并且大幅縮短了制造時間。然而,盡管新車在價格上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由于減配較多,如電機功率縮減、軸距縮短等,使得消費者的期待值大幅降低。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發布了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這款車型價格控制在3萬美元以內,旨在為用戶提供接送服務,并在空閑時自主運營出租。然而,摩根士丹利知名汽車分析師Adam Jonas對發布會評價道:“令人失望且缺乏細節。”的確,Cybercab的落地難度不小,尤其是考慮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復雜性和安全性問題。

特斯拉一直以來都善于炒作概念,從CyberTruck電動皮卡到4680電池再到FSD技術,每一次都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然而,這些高大上的概念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卻屢屢遭遇挑戰。例如,CyberTruck的量產難度超乎想象,好不容易量產后又面臨生銹、安全等問題。這不禁讓人對特斯拉的工程能力產生質疑。
特斯拉在銷量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盡管特斯拉在全球市場上仍具有一定的品牌優勢和技術領先地位,但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使得特斯拉的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強勢崛起,讓特斯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斯拉在面臨股價下滑、產品落地難、銷量壓力等多重困境下,亟需調整策略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其沉迷于炒作概念不如腳踏實地做好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