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發布會主要推出了三款概念產品:Cybercab、Robovan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盡管這些產品尚未進入量產階段,但它們的亮相標志著特斯拉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新進展。
馬斯克早在2019年就曾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在次年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然而,這一承諾屢次未能兌現,導致特斯拉股價今年已下跌近4%。在此背景下,發布無人駕駛出租車成為特斯拉重新定位的重要標志。
發布會地點選在了電影制作中心——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華納兄弟工作室,馬斯克乘坐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抵達現場。這款車型設計簡潔且充滿未來感,最大的特點是采用了鷗翼門設計,沒有方向盤和踏板,且充電采用感應方式。
馬斯克還發布了一款更大的無人駕駛汽車Robovan,這是一款最多可乘坐20人的無人駕駛大巴車,也可用于貨物運輸。同時,新款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將控制在2萬至3萬美元之間,但其量產時間仍是個未知數。

對于此次發布會,行業專家表示,雖然發布的信息有限,但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出租車設計激進,若能實現單車成本低于3萬美元,其商業前景將非常可觀。然而,前提是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運營。
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全球交付了46.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6.4%。盡管實現了今年首個季度增長,但前9月的交付量仍下降了2%以上。馬斯克年初就表示,特斯拉今年的擴張速度會明顯放緩,這也導致特斯拉股價在2024年經歷了動蕩。
關于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具體參數、上路行駛日期以及監管部門的批準情況,特斯拉尚未對外公布。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對于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業計劃也相對模糊。
一名與會的特斯拉股東表示,盡管看起來不錯,但發布會缺乏明確的時間表和信息。他認為市場需要更明確的時間表,而馬斯克并未提供足夠的信息。

相比之下,國內很多無人駕駛公司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運營階段,而特斯拉要等到2026年以后。分析人士指出,百度Apollo、小馬智行等國內公司已經開始布局Robotaxi的海外業務,且成本可能低于特斯拉,運營路測數據和商業化能力也不容小覷。
盡管Robotaxi賽道的未來看似美好,但現實卻充滿了挑戰,即使是特斯拉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