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國內媒體報道揭示了中國汽車市場背后的一場激烈價格戰,而這場價格戰的受害者主要是經銷商,他們普遍面臨著嚴重的虧損問題。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協會發布相關公告是鑒于經銷商們所處的緊急狀況。該人士指出,大量經銷商陷入困境并向協會求助,協會經過深入調研后得出了這一結論。
協會專家的數據分析顯示,今年8月,新車市場的整體折扣率高達17.4%。而從1月到8月,這場“價格戰”已經給新車市場帶來了累計1380億元的零售損失,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研還顯示,上半年有超過半數的汽車經銷商出現虧損,平均每家4S店的虧損額達到了178萬元。更令人擔憂的是,有超過2000家經銷商選擇退網或倒閉,終止了與汽車廠商的合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汽車經銷商當前面臨著來自汽車廠商和消費者的雙重壓力,資金鏈斷裂和利潤大幅下滑的風險日益加劇。
今年8月,湖南省的9家經銷商甚至聯合致函北京現代,要求暫停提車以緩解庫存壓力。而在此前,保時捷中國的三家經銷商集團也曾聯合抗議壓庫行為。
沈進軍認為,這場危機的根源并非簡單的“產能過剩”,而是汽車生產模式尚未完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汽車廠商仍按照既定目標生產,追求規模效應,導致市場供遠大于求,從而加劇了價格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