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機友
前幾天,小米發布了推遲近三年的小米 MIX4。
雖然在發布會之后,關于小米 MIX4 的屏幕、影像等,網上也出現了一些爭議。
但如果單單論快充系統的話,小米 MIX4 無疑的當前最強的手機。
120W 有線快充 +「50W」無線快充,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都是目前最頂級的水平。
特別是這個「50W」無線快充。
相信細心的機友,應該也都發現不對勁了。
先看看官方是怎么介紹的:
小米 MIX4 支持 50W 無線秒充,默認模式 45 分鐘充滿 100%,疾速模式 28 分鐘充滿 100%。
就 28 分鐘這個速度,不說吊打同樣是標稱 50W 的小米 10 Ultra 了。
就連上半年小米 11Pro/Ultra 的 67W 無線快充,都很難與之一戰。
而且,小米 MIX4 還必須搭配小米 100W 無線快充底座使用。
反觀小米 11 Pro/Ultra 的 67W,搭配的卻是 80W 的底座。
機友們,你們細品。

So,小米 MIX4 真正的無線充電功率,其實應該是 100W。
至于為啥小米放著 100W 不宣傳,只能「虛假宣傳」成 50W 呢?
原因很簡單,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早在今年 2 月份,有關部門就曾發布過一份關于「限制移動設備無線充電功率」的意見稿。
其中最關鍵的信息,就是規定無線充電的功率最高限定為 50W。
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官方消息,表明該規定是否已生效。
但從小米 MIX4 最近這操作來看,國產手機關于堆無線功率的軍備競賽,應該算是落下了帷幕。
作為近幾年最熱門的技術之一,手機無線充電技術其實也有著一段「曲折」的發展史。
手機無線充電發展史
如果要問手機無線充電的起源,機哥估計大家應該會很容易想到蘋果、三星。
實際上,早在 2009 年,有一個叫 Palm 的手機品牌,就正式發布了第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 Palm Pre。
是的沒錯,第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還是一款功能機。
這可是在那個連有線充電,大家都普遍還沒整出啥花樣的年代。
所以當時無線充電的出現,的確是驚艷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小米的董事長雷軍。
不過后面的發展,也像雷總提到的那樣。
雖然驚艷歸驚艷,但在充電功率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約下,最終也都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直到后來,三星、蘋果等旗艦機型開始陸續搭載無線充電之后,這項技術才真正是開始迎來了市場和用戶的關注。

而且,這一跟上之后,就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小米華為 OPPO,都是國產手機里搞無線充電比較激進的廠商。
小米可能是其中最激進的,2018 年發布首款無線充電手機——小米 MIX2s,功率還僅有 7.5W。
結果才過了幾年,小米 MIX4 已經干到了 100W。
如果不是現在有了 50W 的限制,按照小米這個速度,明年用上 200W+120W 機哥也不會感到意外。
此外,像華為 Mate40 系列、一加 9 系列、榮耀 Magic3 系列等機型,也都已經用上了 50W 的無線快充。
甚至,此前還從未發布過無線充手機的藍廠,也有同規格的手機即將上市。
不難預見,等到明年搭載 50W 無線充的手機將會更多。

別問,問就是超速。
實際上,在一兩年前還飽受「雞肋」質疑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也已經悄悄開始了普及。
這可不是機哥空口無憑、隨便瞎掰的。
就拿 SA 前段時間發布的研究報告來說,截至 2021 年底,市面上搭載無線充電的手機會達到 10 億部。
而且他們 SA 還預估,到 2026 年這個數據將會暴增到 26 億部。

不過話說回來,在最高功率遭到限制之后,接下來手機上的無線充電還能怎么發展呢?
還能怎么變強?
最高功率被鎖死,那就意味著沒法再進步了嗎?倒也不是。
雖然目前無線充電的功率提升得很快,但的確也還是有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峰值時間不夠持久。

那既然是峰值功率,也就意味著實際充電時,并不能一直都維持滿功率的水平。
舉個簡單的栗子,今年搭載 120W 有線快充的手機比比皆是,但實際體驗也會由于各家的調度不同也有所差別。
同樣是 4500mAh 的電池,快的可以 15 分鐘就充滿,而慢的可能需要 25 分鐘左右。
所以咯,在目前最高功率只能限制為 50W 的情況下,可以預見到優化方案、提升峰值時間會是接下來手機廠商發展的方向之一。
就像 OPPO 的 65W VOOC 閃充一樣,雖然自從 2019 年發布之后,都已經用了快三年。
但通過不斷地優化打磨,雖然數值沒變,但實際的充電速度卻還是有在穩步提升。

包括很多廠商為了降低無線充電的發熱量,配套的無線充電器都會集成風冷。
但這同時也會帶來噪音過大的問題,就像機哥現在手上的小米 11 Ultra。
用無線充電的時候,那個「呼呼」聲,好家伙,跟個小型電風扇一樣。

不過說到底,除了希望更快的充電速度之外,機哥對于未來無線充電的期待,當然還是能脫離底座使用。
雖然 iPhone12 的 Magsafe 也能邊拿著玩、邊充電吧,但拖著一根線,歸根結底還是跟插著線沒太大的區別。
不知道機友們還記不記得,在今年早些時候,摩托羅拉、小米以及 OPPO 三家廠商就均展示過「隔空充電」的技術。
簡單點說,就是只要處在一定范圍內,手機無需放在充電底座上就能邊玩邊充,無論你是在玩游戲還是刷視頻。

雖然目前的隔空充電技術,功率還比較低(小米之前展示的為 5W),商用的價格也還比較貴。
但在日新月異的手機行業中,再過個三四年會發展成啥樣,實在很難預料。
畢竟,放在三四年前,應該也很多人想不到現在的手機充電,居然可以這么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