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9日消息,重塑能源,這家專注于燃料電池研發的氫能科技企業,近日再次向港股IPO發起沖擊。此前,該公司曾于今年2月提交招股書,但IPO之路已歷經三年之久。此次重塑能源選擇港交所,意在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推動其氫能技術的商業化落地。
重塑能源總部位于上海,不僅是中國首家實現氫燃料電池系統海外商業化的企業,還首批加入了國際氫能委員會。其旗下規模化制造工廠已獲得荷蘭交通部認證,標志著公司在氫能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據ITBEAR了解,盡管重塑能源在氫能行業占據領先地位,但氫能產品的商業化落地仍是所有氫能企業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這也是重塑能源IPO之路頗為坎坷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已進行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9億元,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高瓴等知名機構。然而,從招股書數據來看,重塑能源近年凈利潤持續虧損,累計凈利潤虧損已達21.9億元。
面對虧損現狀,重塑能源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一方面,公司逐步將業務布局從示范區轉移到非示范區,以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重塑能源也在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計劃推出更多標準化工業PEM制氫系統等產品。目前,公司海外收入已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
然而,重塑能源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近期歐洲市場對中國氫能企業的制裁措施,無疑給公司的海外市場拓展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在此背景下,重塑能源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海外市場風險,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總體來看,重塑能源的IPO之旅充滿了挑戰與機遇。盡管公司面臨凈利潤虧損和海外市場風險等問題,但其在氫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的技術實力仍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隨著氫能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重塑能源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重塑能源# #港股IPO# #氫能科技# #商業化落地# #海外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