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日消息,近日,商務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披露一事作出回應。商務部發言人表示,歐盟此舉是典型的保護主義行為,將不利于中歐汽車產業合作與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面對歐盟的貿易限制措施,中國正考慮采取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可能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進口關稅。

據ITBEAR了解,除了考慮增收大排量燃油車關稅外,中國還通過其他貿易限制措施對歐洲關稅政策進行反制,如減少歐洲乳制品和奶制品的進口。這些舉措已對部分歐洲國家造成不小影響,引發了一些怨言。
在此背景下,中德兩國高層進行了接觸。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了德國聯邦議員社民黨主席穆策內希率領的代表團。王毅強調,中德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體,應鞏固戰略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雙邊關系穩定發展。此次會晤被視為中歐貿易摩擦背景下的一次重要溝通。
德國作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其態度在中歐貿易摩擦中備受關注。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曾表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歡迎全球競爭。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也發表聲明,呼吁歐盟與中國通過協商解決問題。這顯示出德國在維護中歐貿易關系上的積極態度。

中國市場對德國汽車企業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51億歐元,汽車零部件銷售額也高達112億歐元。因此,一旦中國提高對大排量燃油車的進口關稅,將對德國汽車企業造成不小的沖擊。
然而,貿易合作是雙向的,需要雙方共同維護。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做法不僅損害了中歐貿易關系,也不利于歐洲車企的長遠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德兩國的溝通與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