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日消息,在光伏產業鏈中,設備供應商成為了盈利的佼佼者。盡管光伏主產業鏈企業如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紛紛陷入虧損,但設備供應商如晶盛機電和捷佳偉創卻實現了可觀的凈利潤。

這一現象得益于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的快速擴張,推動了設備需求的增長。特別是TOPCon電池技術的迅速崛起,使得相關設備供應商如捷佳偉創的業績水漲船高。然而,隨著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和主產業鏈企業開始淘汰重組,設備供應商的盈利前景也面臨挑戰。
據ITBEAR了解,盡管設備供應商在短期內仍能保持盈利能力,但行業下行的滯后效應可能逐漸顯現。設備企業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已經出現下滑趨勢,高測股份等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明顯影響。
此外,設備供應商還面臨著催收回款的流動性壓力。由于設備交付驗收周期長,且近年來存貨周轉天數持續增加,導致設備商的資產負債表上存貨和合同負債雙高。這種情況可能增加企業的流動性風險,特別是在行業下行周期中。

從中期來看,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和企業淘汰賽將減緩擴張節奏,使得設備供應商新獲訂單的難度增加。市場對設備商的估值也反映出對未來增長預期的謹慎態度。
盡管如此,國聯證券指出,光伏技術的持續迭代可能為設備供應商帶來新的增長點。經歷過行業陣痛期后,新技術如低氧硅片、HJT電池等的推廣有望催化設備的快速更新迭代,從而延長設備商的行業景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