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31日消息,近日,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再次引發關注。原本計劃不久前正式生效的新一批301關稅,因需更多時間協調業界意見而推遲公布。這一決定被視為民主黨政府在哈里斯接棒拜登競選后的首次重大貿易決策,其背后蘊含的政治與經濟考量備受矚目。

據ITBEAR了解,美國兩黨今年5月一致通過應對中國貿易快速增加的必要性,并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計劃對中國進口的18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然而,這一舉措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廣泛爭議。民主黨內部及美國各界反對和批評聲不斷,許多公眾意見要求白宮降低、推遲或放棄大幅加征關稅,甚至有人建議擴大減免關稅的中國進口產品范圍。
在此背景下,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走向變得撲朔迷離。一方面,拜登政府需要在大選前討好工業搖擺州的藍領選民,因此可能傾向于維持或加強對華關稅措施。另一方面,美國工商界對高額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表示擔憂,特別是圍繞港口起重機等特定行業,反應尤為激烈。
與此同時,拜登派遣其親信沙利文訪華,與中方展開會談。這一舉動被視為在中美關系低谷時期尋求對話與溝通的重要嘗試。沙利文此行預計將涵蓋多個敏感議題,包括臺灣問題、俄烏沖突等,旨在推動中美關系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對于中國而言,美國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并增加對華關稅的做法是錯上加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這將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損失。中方敦促美方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并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目前,美國業界降低關稅的呼聲高漲,但美國政府是否會作出實質性讓步尚待觀察。中美關系面臨的緊張局勢遠非一場會談所能解決,但雙方仍希望通過對話與溝通適當延緩關系下滑的速度。






